这是二十年以来第一本对中国计算机DIY产业发展回顾及展望的报告。报告深度剖析全球知名DIY企业、分销渠道、采购用户近年来的变化,面对整个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后催生而来的困境展开研究讨论,希望给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性建议。
本章主要观点
●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硬件芯片市场的企业格局以Intel、AMD和NVIDIA为主,三足鼎立之势仍未改变。
●在国家工信部的政策推动下,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软件服务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十年”。
●台系主流厂商占据了中国主板领域过半市场份额,用户关注比例伴随着台系厂商越来越亲民的价格策略还将进一步提高。
●AMD在2010年年初率先布线完成第一代DirectX 11显卡Radeon HD 5000,在中国显卡市场的新领域市场占领上略胜一筹。
●目前中国显示器市场正经历整合洗牌的过程,活跃的主流品牌数量仅十余家,而接下来更残酷的市场竞争可能会进一步缩减这一数字。
●多媒体音箱越来越受到中国市场用户的关注,产品设计也越来越贴合用户的个性需求,寻求多样化的功能。
●中国键鼠市场的无线化升级正加速进行,其中鼠标成为无线化的先行军。
一、芯片
(一) 企业市场格局
CPU、显示芯片以及主板芯片组一直被视为DIY硬件的“心脏”。在2010年,硬件芯片企业格局的大趋势继续维持三强走势,以Intel、AMD和NVIDIA为主的芯片企业所呈现出的三足鼎立之势丝毫未变。
在产品端,面对2010年后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Intel、AMD以及NVIDIA三大芯片企业也依旧保持着强有力的新品研发速度,诸多热点新品的频频发布让DIY硬件市场在2010年充满了活力。
截至2010年8月,得益于高性能酷睿i7/i5/i3的助力,Intel在CPU市场取得51.1%关注比例,相比于AMD的48.9%的关注比例有一定优势。而显示芯片领域,NVIDIA占据了78.3%的关注比例,可见其产品在性能、功能、特性等多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用户的重点关注。在主板芯片组领域,Intel芯片组与AMD芯片组的关注比例几乎不分伯仲,随着价格、市场策略的调整,几乎持平。
(图) 2010年1-8月中国DIY芯片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对比
在2010年前三季度的中国CPU市场中,Intel在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领先于AMD。在第二季度,AMD凭借诸多新产品的发布获得了较高关注,同时开核产品也为AMD提升了一定幅度的关注比例。
在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显示芯片市场的重点品牌排名中,NVIDIA占据了较大优势,持续占据第一位置。
而在主板芯片组市场,上半年Intel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但在第三季度时,AMD凭借8系新品的发布排名超越Intel。
(二) 区域市场布局
在区域市场中,华北、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区域累计占据了接近80%的关注份额。以直辖市及重点城市为辐射状的区域关注明显要优于传统二三线城市。同时沿海地区以及经济中心城市成为了DIY硬件高关注的首要地区。
在全国不同区域的CPU市场关注比例分布中,华东、华北以及华南地区分别占据了全国接近1/5份额,而西南、华中等地区的关注比例各自在10%-15%左右。东北、西北分别仅有6.5%和5.5%的关注份额。
(图) 2010年1-8月中国CPU市场不同区域关注比例分布
CPU市场在各个城市的关注比例分布中,广东、浙江、北京夺得前三甲,相较于四川等其他省市有明显优势。而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理位置较偏远的省市,则关注度普遍较低。
在2010年1-8月中国七大区域的CPU品牌关注比例排名中,Intel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排名第一。
(图) 2010年1-8月中国CPU市场不同省市关注比例分布
(三) 重点企业现状
在CPU行业,芯片制造企业竞争格局依然体现为Intel与AMD的强强对抗,两家不同风格的企业所表现出的不同市场策略也让其各有所获。Intel在2010年发布了酷睿i7/i5/i3等多款新品,强劲的性能表现使其在市场中获得了广泛认可。而AMD则依旧坚持高性价比策略,低端市场的突围让其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在下半年,Intel与AMD都将发布全新产品,更多功能的集成与产品线的融合趋势都将给未来的CPU市场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在主板芯片组行业,Intel依旧表现强势,H55等新品的发布在主流用户群体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而AMD 8系列新品则凭借着优势的用户群体传承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在芯片组领域,NVIDIA持续保持低调,不过在新架构处理器问世之后,其是否会壮志归来目前还是未知数。
独立显卡领域,NVIDIA与AMD的战火在今年演绎的难解难分,凭借新品GTX 400系列,NVIDIA迅速得到了性能之王。但全线产品向DX11的转变进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市场格局。
截至2010年8月,CPU市场主流品牌关注走势以Intel为上,平均占据了50%-60%比例,在6月时,AMD品牌关注比例有所攀升,但后续支持力度缺乏,Intel在7月后继续走强。
(图) 2010年1-8月中国CPU市场主流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截至2010年8月,显卡芯片市场品牌关注格局中NVIDIA占据绝对优势,品牌关注比例达到80%左右,相关产品及下游品牌厂商的相关芯片产品均得到了极大关注。而AMD则仅占20%左右的关注比例。1-8月,两家品牌的关注比例走势基本平稳,NVIDIA有一定上升趋势。
(图) 2010年1-8月中国显示芯片市场主流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中国主板芯片组市场主流品牌Intel与AMD在2010年1-8月的关注比例走势较为平稳。在5月,AMD凭借8系列主板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在6月超越了Intel,并且关注比例有持续走高趋势。
(图) 2010年1-8月中国主板芯片组市场主流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二、软件
(一)软件产业收入
在国家工信部的政策推动下,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迅速,“软件服务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十年”。
2009年全年中国软件产业共完成业务收入达到9513亿元,较上年增长25.6%,增速较上年低4.2%。2009年,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前百企业完成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较上年增长15%以上,增速较上年减缓,实现利润超过了20%。月度收入增速自2009年3月起开始下滑,到10月达到最低点,随后逐步回升。2009 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曲线呈现“U”型,而中国软件市场也呈现了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
以电信、金融行业业务为主的公司保持较快增长,如南京南瑞(电力)、光电运通(金融、交通)软件收入增速超过35%;汽车、交通、电力等行业受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也保持高速增长。
(图) 2009年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完成情况
2010年1-7月,我国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8%。月收入增速自1月起每月提高,到5月达到最高值29.4%,随后6月和7月均保持29%以上的月增幅。
(二) 软件业务构成
2009年,中国软件产品收入稳定增长,全行业全年完成软件产品收入3288亿元,占总量的34.6%,增速高于全行业增速0.7%。
中国软件技术服务发展增长态势明显,2009年全年完成收入2126.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31.4%,高于全行业5.8%,收入占全行业的22.4%。其中外包软件服务完成收入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
2009年中国系统集成业务收入2202.9亿元,同比增长了23.7%。随着中国国内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通用性系统集成业务正在萎缩,中小系统集成企业竞争越发激烈;而另一方面,又受益于3G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稳定增长、金融业不断扩张等,规模较大的系统集成企业仍保持稳定的发展。
受到2009年电子制造业整体下滑的影响,嵌入式软件和IC设计收入的增长较为缓慢,均低于全行业水平。
2010年1-7月,中国软件产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达到2510亿元,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35%,同比去年增长了23.5%,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
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完成收入1490亿元,同比增长24.9%,增速较去年同期高4.9%。
信息技术服务保持快速增长,1-7月信息技术增值服务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分别达到892和726亿元,同比去年均增长36%左右,高于全行业收入增速。
嵌入式系统软件在1-7月完成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25.3%。
集成电路行业的复苏带动了软件设计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1-7月中国软件产业完成设计开发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了78.1%。
三、主板
(一) 企业市场格局
从LGA775到LGA1156,Intel处理器在升级换代的同时也对主板针脚进行了重新的定义。从AM2+到AM3,从7系列芯片组升级到8系列芯片组,AMD继续传承新老兼容的升级优势。两家芯片级厂商截然不同的做法也对整个主板市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处理器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主板对于平台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小,性能差距在主板行业越发不明显,各大主板厂商主要依靠特色技术的差异化来吸引用户。如果在产品差异化上没办法与其他品牌拉开距离则只能依靠价格来吸引眼球,对于厂商来说价格战往往是逼不得已的最后选择。
差异化考验的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对厂商研发实力的全面考验。当前这些主流品牌之所以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一方面来自品质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来自于产品差异化的设计。毫无疑问在用户关注度排行名列前茅的品牌都具备自己的特色技术与功能,虽然不一定能为产品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但是却能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也是目前中国本土主板品牌最欠缺的地方,模仿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进行创新。
截至2010年8月,华硕以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关注比例在中国主板市场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技嘉和微星,三大厂商占据了一半以上的用户关注度。国内主板品牌昂达名列第五。
台系主流厂商占据了中国主板市场超过50%的关注份额,用户关注比例伴随着台系厂商越来越亲民的价格策略还将进一步提高。国内领先的几家板卡厂商唯有不断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图) 2010年1-8月中国主板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Intel平台逐渐走向高端,这也让在中高端产品领域更具特色的华硕主板更加吸引用户的关注,而技嘉与微星的关注度虽然也比较高,但是与华硕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从中高端用户的关注可以看出,在产品特色以及功能方面更具竞争实力的一线厂商与其他品牌的差距非常明显,主板厂商的研发实力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定位。
Intel平台,华硕以35.5%的关注比例超过了技嘉与微星的关注比例总和,在中高端产品上展现出的极大优势与华硕主板的研发实力密不可分。在其他国内Intel主板品牌中,七彩虹稍稍领先,随后是昂达、翔升、盈通、梅捷。
(图) 2010年1-8月中国Intel平台主板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AMD平台各大主板品牌之间的竞争显然更加激烈,台系品牌之间的关注比例差距较小,产品策略的微弱变化都有可能改变最终排名。2010年华擎逐渐在产品端发力,即将赶超昂达,形成五大台系主板品牌领先的局面。
截至8月份,AMD平台技嘉主板的关注比例最高,达到了18.4%,微星以17.1%的关注比例排名第二,两者之间差距很小,竞争也更加激烈。华硕AMD平台的中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AMD平台产品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只获得了14.9%的用户关注度。
(图) 2010年1-8月中国AMD平台主板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二) 区域市场布局
区域市场向来与当地的DIY用户消费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家电产品已经完全渗透二三级城市的时候,主板品牌也对各区域市场进行着深耕细作。但是主板已经没有办法决定平台的最终性能得分,想要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用户更多的时候考虑升级CPU或者显卡,对于主板来说,国内的用户大多数认为够用稳定就行。
正是因为如此,华北、华南、华东这些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用户对于主板的关注度也越高,而在其他地区主板的关注度明显不及其他电脑配件。对于主板厂商来说在增加产品研发力量的同时对于这些二三级城市以及内陆城市的渠道开发也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
根据ZDC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主板关注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占据了23%的份额,其次是华南地区19.1%,然后是华东地区18.8%。高收入地区对于主板的关注度相对更高,在主板对于平台性能影响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只有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用户才会首要关注主板,而在其他地区,主板的关注度没有其他电脑配件高。
(图) 2010年1-8月中国主板市场不同区域关注比例分布
主板市场不同省市对于主板的关注差别同样较大,从关注最高的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四个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DIY用户攒机预算较为充足,对于主板的关注相比其他城市更高。同时在中国比较知名的超频选手更多的来自这些地区,尤其是广东、北京地区。
(三) 重点企业现状
无论从销量上来说还是从用户关注度上来说,华硕、技嘉、微星三大主板品牌已经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累计取得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国内主板厂商所具备的传统价格优势也在三大品牌的轮番降价过程中瓦解。
华硕、技嘉、微星三大一线主板品牌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不约而同的采用了降价策略来赢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国内主板厂商与一线品牌之间如今最低只有不到100元的价格差距,如此一来在品质以及产品特色技术和功能上更具优势的一线品牌更被用户所推崇。
Intel平台逐渐走向高端,这让多年耕耘高端市场的华硕主板备受高端用户的关注。而AMD平台则逐渐成为中低端用户的首选,在一线品牌中定价最低的微星无疑是最佳选择。技嘉徘徊在两者之间,在价格上缺乏优势,在高端产品的方面又缺少特色,这也是技嘉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1-8月,华硕的品牌关注比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合理的产品策略为品牌赢来更多的用户关注。而技嘉与微星的用户关注度从2月份开始逐渐下滑,一方面与市场现状有着很大关系,另外在产品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图) 2010年1-8月中国主板市场华硕、技嘉、微星关注比例走势
华硕、微星、技嘉的非整合芯片组主板依然占据了较大的份额,而整合主板平均大概只有三成。其中技嘉的非整合主板占到7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两家。
(图) 2010年8月中国主板市场华硕、技嘉、微星产品集成类型结构对比
从三大品牌整体价格结构对比来看,800元以下的中低价格段依然是厂商的主力产品,不过三大品牌之间的产品策略各有不同。华硕比重最大的是15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技嘉比重最大的是400-599元的中低端产品;而微星在399元以下的产品相对稍多,不同价位段的产品比重比较均衡。
(图) 2010年8月中国主板市场华硕、技嘉、微星价位结构对比
四、显卡
(一) 企业市场格局
在2009年9月第一款DirectX 11显卡诞生,直接影响了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全年的芯片市场格局。AMD在2010年年初率先布线完第一代DirectX 11显卡Radeon HD 5000,而NVIDIA截至今日仍然没有推出一个DirectX 11产品的完整系列。
上游芯片厂商的市场、产品策略问题直接影响了各显卡品牌的销量,尤其是以单一产品线为主的AIB和AIC。在后金融危机大环境的影响下,更多的客观原因影响了产品销量、品牌点名率及市场占有率。
在显卡行业领域中,固有的台系一线品牌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中还是高居榜首,不过在中国这个特殊经济环境和用户选购理念中,只有适应了中国经济发展需求才能茁壮成长,例如本土的七彩虹、双敏、昂达、盈通、铭瑄等就成功把握商机,与国际品牌势均力敌。
尤其是在品牌产品研发上,个性化、多功能化的产品深受用户青睐,所以除了固有台系一线品牌之外,更多的品牌也都加入到技术创新上来。
截至2010年8月,显卡品牌关注度七彩虹和影驰领先幅度较大,紧随其后的是索泰、双敏、微星、翔升、昂达、华硕、蓝宝石和盈通。关注比例前十品牌中国内自主品牌占有多席,尤其是七彩虹的关注度最高。关注比例前两名的七彩虹和影驰累计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的1/3以上用户关注度,同时前五关注品牌累计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半数以上关注度。
(图) 2010年1-8月中国显卡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全国1-8月品牌关注度排名数据显示,现为AIC的七彩虹和老牌AIC影驰依然稳坐NVIDIA显卡关注度排行前两位,大幅领先的优势显而易见。随后排行在3-10名的品牌,关注比例相差不大,随时有可能由于品牌产品、市场策略上的调整改变排行。
2010年1-8月,七彩虹和影驰两个AIC品牌的市场关注度累计占据整个中国N卡市场的46.1%,近半数的关注度集中在二者身上,留给其他品牌空间不大。整个关注前十品牌品牌累计占82.2%,集中程度较高。
(图) 2010年1-8月中国NVIDIA显卡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在2010年1-8月的AMD显卡品牌关注排名中,双敏和蓝宝石以较大领先幅度稳坐一二把交椅。由于七彩虹品牌从2010年第三季度彻底成为AIC,所以在AMD显卡市场的关注比例下降。不过由于其一、二季度的基数较大,其仍能保持在第三位。其他4-7名相邻两品牌关注比例相差较小。
2010年1-8月中国AMD显卡市场关注前三位品牌的双敏、蓝宝石和七彩虹累计以49.1%的关注份额占据半壁江山。随后的华硕、迪兰恒进、昂达、盈通硬件、铭瑄和铭鑫也有不俗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相比NVIDIA显卡品牌关注格局而言,AMD方面除了前十品牌之外的关注比例仅为5.5%,而NVIDIA方面则有17.8%,从而侧面证明AMD方面的显卡品牌集中度更高。
(图) 2010年1-8月中国AMD显卡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二) 区域市场布局
中国各地区消费者电子消费能力和当地经济情况挂钩。2010年1-8月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区域集中了中国显卡市场60%以上的消费者关注比例。
同时区域市场的销售情况与各品牌的渠道实力也息息相关,尤其是国内非一线品牌,区域局限性比较强,多数集中在华南地区。而主流一线品牌拥有全国性的健全渠道网络,而且其中一些实力较强的品牌,在完善国内渠道同时,已经将渠道网铺向国际市场。
(图) 2010年1-8月中国显卡市场不同区域关注比例分布
在中国显卡不同省市关注格局方面,经济较发达地区拥有较多的群众基础,广东、北京、浙江位居前三,而相对经济欠发达的西藏、新疆等地区用户群体薄弱,所以用户关注度较低。
(三) 重点企业现状
中国显卡市场不仅仅是AMD和NVIDIA之间的竞争,也是AIB和AIC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是所有品牌间的竞争。而在其中,单线行进的(仅做AMD或者NVIDIA)品牌和双线(同时做AMD和NVIDIA)的品牌之间有着不同的发展策略。
在A/N同做的品牌中,微星、双敏、华硕、昂达和盈通较为突出,拥有完整的产品线和渠道网,在AMD和NVIDIA之间获得良好的资源。同时在AMD产品上较为强势的双敏、蓝宝石和七彩虹也会有较为突出表现,不过在2010年年中七彩虹停止了该品牌AMD产品的销售,仅针对NVIDIA产品销售。当然在NVIDIA方面,七彩虹、影驰、索泰、微星和双敏等品牌较为突出。
在用户关注比例较高并同时销售A卡和N卡的品牌中,除了华硕在两条产品线的关注比例均衡之外,其他品牌无一例外的以NVIDIA产品的关注比例较高。尤其是全球主力品牌微星,在中国市场重点销售NVIDIA产品,所以AMD和NVIDIA产品的关注比例差异较大。
(图) 2010年8月中国显卡市场微星、双敏、华硕、昂达、盈通产品结构对比
在1-8月的中国显卡市场品牌关注度走势中,七彩虹和影驰的关注比例自2月后呈现下降走势,但截至8月仍占据冠亚军的位置。索泰和微星的关注比例自第三季度开始走高,尤其是索泰的上升势头迅猛。双敏的走势则较为稳定,第三季度有小幅下降趋势。
(图) 2010年1-8月中国显卡市场七彩虹、影驰、索泰、双敏、微星关注比例走势
五、液晶显示器
(一) 企业市场格局
从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排名的情况看,三星排名高居榜首,远远高于其他品牌。从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看,关注度排名前10位的品牌集体瓜分了89.6%的液晶显示器品牌关注度。
这两项数据说明目前中国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品牌关注比较集中,而三星显示器则吸引了三成的用户关注,大幅领先其他对手。
(图) 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010年1-8月,在中国市场有80.5%的用户仍然关注在销售的CCFL背光液晶显示器。虽然这些产品不如LED背光产品显示效果优秀,但是成熟的工艺和不断下滑的价格仍然吸引着多数消费者的目光。
2010年前三季度,传统CCFL背光液晶显示器仍在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据主流位置。但LED背光液晶显示器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扩张。
(图) 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背光类型关注比例分布
(二) 区域市场布局
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区域关注比例分布中看到,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仍然是关注液晶显示器产品最集中的区域。而可喜的是西南、华中、东北、西北几个区域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打破了三大区域独大的状况,展现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图) 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区域关注比例分布
对比不同省市液晶显示器产品关注比例,广东以超过14%的关注比例成为中国液晶显示器最主要的区域市场。北京紧随其后,关注比例接近12%。其他省市的关注比例相对较低。
(图) 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不同省市关注比例分布
(三) 重点企业现状
从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三星、LG、AOC、长城关注比例走势对比显示,三星显示器的关注度在2010年整体是呈下降趋势。这和年初集中发布新品、后续产品缺乏革新卖点、难以维系高关注度有一定关系。LG、AOC则呈现了较为一致的关注比例走势,整体呈上升趋势。LG显示器在最新E60系列产品曝光后,出色的外形设计迅速吸引了用户的关注,结合LED产品的风生水起,性价比较高的E50系列也开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拉动了整体品牌关注度的上升。AOC则在4月的发布会后,随着洛世奇系列、绿活系列、刀锋系列产品的陆续上市,获得了品牌关注度的逐步上升。
(图) 2010年1-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三星、LG、AOC、长城关注比例走势
随着LED背光产品的不断普及,各品牌对于LED液晶显示器的投入逐渐上升。从2010年8月三星、LG、AOC、长城的产品结构中可以看到,国内市场的主流品牌都已经开始了对于LED产品市场的争夺。其中AOC的LED产品数量已超过其产品总数的30%,长城在这方面的转型速度与其他主流品牌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图) 2010年8月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三星、LG、AOC、长城产品背光类型结构对比
六、音箱
随着多媒体电脑性能的逐渐提升,可以越来越好的展现多媒体影音娱乐的相关内容,特别是游戏和电影方面内容;作为电脑周边外设的一员,多媒体音箱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音箱品牌越来越多,而且音箱产品也越来越贴合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并不是简简单单停留在发声的基本使用功能上。
(一) 企业市场格局
自多媒体音箱诞生以来,其市场关注比例就呈现出逐节攀升的趋势。特别是现在,多媒体影音的应用在电脑上已经大行其道,出色的游戏和电影效果更需要好的音箱来渲染,所以音箱产品的关注度上升,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目前,随着个人PC和笔记本电脑的快速普及,这一现象更加凸显。多媒体音箱产品的受重视程度远超过去,上升速度之快、保持时间之长,这是以前所不曾见过的。
中国虽然是多媒体音箱的制造、消费大国,但整个多媒体音箱行业已经明显的梯队化发展,不同的品牌占据不同的用户市场,甚至某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越其他。
漫步者,以将近40%的关注比例成为国内多媒体音箱的第一品牌。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都有着完整的体系,也是国内响当当的老牌多媒体音箱厂商,处处起到了行业模范带头的表率作用。紧随其后的,惠威和麦博分别以13.1%和13.0%的关注比例位列第二、第三名,但两者的覆盖群体又有着不同的定位。惠威,以高端2.0音箱产品为主,用音质征服大多数的高端消费群体;麦博,国内2.1多媒体音箱的开山鼻祖,产品市场定位准确,对于用户的把握颇有心得。
其他方面,三诺、山水、雅兰仕、轻骑兵、慧海、奋达和飞利浦则瓜分了剩下的7个位次。即便是这样,仍有将近20%的关注份额被其他品牌所瓜分,一、二、三线梯队品牌仍有成长空间。
(图) 2010年1-8月中国音箱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在2.1音箱的关注度排行榜中,漫步者以绝对优势占据了排行榜榜首的位置。漫步者2.1音箱拥有广泛且良好的用户基础,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较高;随后的二、三名,则被麦博和惠威占据。去除前三名和其他品牌所瓜分的市场外,剩下的18%的市场关注份额分别被七个品牌瓜分。
(图) 2010年1-8月中国2.1音箱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从整个多媒体音箱产品结构类型分布来看,2.1音箱以45%的明显优势占据了绝对的霸主地位,关注比例是所有类型的多媒体音箱产品中最高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2.1音箱销量最好的是漫步者,利润率最高的也是这一品牌。2.0音箱以23.7%的关注度随2.1音箱之后,而2.1音箱的变种2.1+1则显得并不是那么的受欢迎。相应的,5.1等多声道音箱的关注度也不如传统的2.0和2.1音箱那么高。
(图) 2010年1-8月中国音箱市场不同类型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虽然多媒体音箱的结构类型复杂,价格也较为混乱,但从数据中发现,大多数用户接受的多媒体音箱价格都在600元以下,将近七成。其中,300元及以下产品的占有率约为47.1%。能接受千元以上产品的用户比例不足20%。不过,极高端产品的用户接受比例要高于次高端,用户消费习惯在多媒体音箱上呈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
(图) 2010年1-8月中国音箱市场不同价格产品关注比例分布
(二) 区域市场布局
音箱,作为多媒体电脑不可或缺的配件,越来越受到装机用户的关注,特别是那些注重震撼影音感受的用户。一台电脑整体的性能,不取决于性能最高的那个配件,反而是性能最低的产品,高性能的多媒体电脑,是不会让音箱产品拖后腿的。
对于音箱产品的选购,非常注重音箱特性的用户群体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华东、华北、华中和华南,而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对于多媒体音箱的关注,显然不如以上几个区域那么集中。由此可见,全国多媒体音箱市场的分布还不是很均衡,有些市场还有开发潜力。这并不是说用户对于多媒体音箱没有需求,而是当地的市场是亟待开发的。
广东、北京和河南是中国音箱市场消费者关注比例最高的三个省市,也是音箱市场最重要的区域市场。浙江、黑龙江、湖北、上海和安徽的区域地位也非常重要。
从全国七大区域市场来看,多媒体音箱品牌关注排名基本一致,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在七大区域市场均居第一至第四位,而轻骑兵、山水、雅兰仕、创新、飞利浦分别占据了后面几名。在整体的排名来看,会零散的出现JBL、罗技等品牌,这是与当地的经济及品牌的区域运营策略紧密相连的,比如JBL音箱在华东地区发展较好。
(三) 重点企业现状
从多方面数据来看,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是目前中国多媒体音箱市场关注度的前五名。第一梯队中,漫步者是毫无疑问的冠军,关注度遥遥领先其它四个品牌;惠威和麦博两个品牌的关注比例是交替上升的,这也印证了2.0音箱和2.1音箱市场的关注比例也是在逐步上升;而三诺和山水这两个品牌的状况,与惠威和麦博基本相似。
(图) 2010年1-8月中国音箱市场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关注比例走势
虽然占据市场关注度排行榜的前列,但守住这个位置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必须推出有卖点、有市场、消费者乐于接受的音箱产品。从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五个品牌的关注度和产品数量的比值来看,产品数量与产品排名大致是成正比的。
(图) 2010年8月中国音箱市场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产品数量对比
产品结构方面,漫步者、麦博、三诺、山水四个品牌的产品多以入门级音箱为主,它们的价格都集中在300元以下。以三诺最为突出,300元及以下产品所占的比例,超过了总体产品数量的65%。
不过,惠威又是个例外。惠威产品比例最大的音箱价位段在2000元以上,这一比例占产品总数的36%,这不得不说是个让人惊叹的数值。这再次证明了,2.0音箱高端市场普遍被用户所接受,比高端2.1音箱要来的明显很多。
(图) 2010年8月中国音箱市场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产品价位结构
在音箱产品结构的划分中,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这五个品牌中,大多数品牌都是以2.1音箱为主打结构类型,辅以2.0、2.1+1、5.1或者笔记本音箱等其它的产品类型。特别是山水,其2.1音箱的产品比例将近70%,是这五个品牌中最高的。
惠威主打的产品类型以2.0音箱为主,这一比例占到了56%,已经超过了惠威整体的一半。
(图) 2010年8月中国音箱市场漫步者、惠威、麦博、三诺、山水产品类型结构
七、键鼠
(一) 键盘
相比鼠标与键鼠套装市场,键盘市场总体在萎缩,因为套装产品的售价降低,对于消费者来说,单键盘性价比不足,所以各厂家推出的键盘产品比较少,重心移至套装方面,这对整个键盘行业来说,十分不利,单键盘的发展与创意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目前键盘市场的主要构成,除了传统的低价单键盘,往往是针对笔记本,或是游戏的键盘产品,总体亮点不足。近期有别于传统薄膜键盘的机械键盘有增长趋势。
1、企业市场格局
截至今年8月,键盘品牌罗技以接近30%的关注比例大幅领先其他品牌,随其后的是雷柏、双飞燕、雷蛇、樱桃、微软、多彩、赛睿、三星和新贵。关注度前三名的罗技和雷柏、双飞燕占据了整个中国键盘市场1/2以上的用户关注度。
(图)2010年1-8月中国键盘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区域市场布局
在区域消费市场中,华北、华东、华南为主力消费市场,西南部地区随其后。东北和西北地区则由于地域上的限制,用户群体的规模和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关注度较低。
3、重点企业现状
在2010年1-8月中国键盘市场的品牌关注度走势中,各品牌走势基本平稳,罗技呈走低势头,不过仍保持着大幅度领先优势;而双飞燕略有上涨,这与新品的推出有直接的关系。
(图)2010年1-8月中国键盘市场罗技、雷柏、双飞燕、雷蛇、微软关注比例走势
(二) 鼠标
目前中国鼠标市场呈现出四方面特征:
无线化:在键盘鼠标进行无线化的升级之时,鼠标扮演了先行军的角色,无线鼠标不论是推出频率还是推出的数量都比有线鼠标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目前无线已是鼠标的重点和热点。
低价化:在无线鼠标越来越热门的今天,有很多新品牌加入进来,为了生存及迅速占据一席之地,价格成了最简单有效的武器,这也导致整个鼠标产品线售价越来越低。
模仿化:由于鼠标产品技术门槛低,进入此行业做产品相对容易,很多新品牌模仿经典鼠标外观直接推出产品,这与低价手段十分相似,造成不同品牌但外观相似的产品。
游戏化:目前游戏领域鼠标产品的售价,相对较高,所以很多想卖个好价格的产品都往游戏鼠标上靠拢。
1、企业市场格局
截至2010年8月,鼠标品牌关注度罗技排在首位,国内品牌双飞燕占据第二,近些年颇受年轻人喜爱的雷蛇排在了第三,第四是以无线为主的国内品牌雷柏,上升速度十分快。第五则是在这一领域耕耘多年的微软,力胜、多彩、惠普、新贵、联想关注比例相对较低,均在3%以下。
关注度前两名的罗技和双飞燕占据了整个中国鼠标市场接近50%用户关注比例,同时前五位品牌累计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85.4%的关注比例。
(图)2010年1-8月中国鼠标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区域市场布局
在中国鼠标产品的区域消费市场中,华北地区以超过1/4的消费者关注比例成为最主要的区域市场。华东、华南地区随其后。
3、重点企业现状
在1-8月的品牌关注度走势上,5大品牌走势基本平稳。到第三季度前五品牌关注比例均出现下降趋势,这与一些新品牌的冲击有一定关系。
(图)2010年8月中国鼠标市场罗技、雷蛇、双飞燕、雷柏、微软产品结构对比
(三) 键鼠套装
键鼠套装市场基本分为三大块,装机低价套装、游戏套装和无线套装。在传统装机低价套装市场,国内品牌优势明显。不过今年7月罗技发布了多款低价产品,对国内品牌有一定的冲击。而游戏套装市场中,国内主打低端,国外品牌主打高端。无线是近些年逐渐迈向主流的系列,所以新品牌、新机会都非常多。
1、企业市场格局
中国1-8月键鼠套装品牌关注度排名中,罗技依然占据第一位置,国内老牌双飞燕紧随其后稳坐关注度第二位,微软占据第三名。
罗技和双飞燕、微软品牌的市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键鼠套装市场的70.4%,七成关注度集中在三者身上,整体看留给其他品牌空间不大,同时关注度前十品牌累计获得88.5%的关注比例。
(图)2010年1-8月中国键鼠套装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区域市场布局
华北、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在中国键鼠套装市场的消费者关注比例较为接近,键鼠套装市场的发展较为均衡。
(图)2010年1-8月中国键鼠套装市场不同区域关注比例分布
3、重点企业现状
在整个榜单中,只有罗技的关注比例出现了上升态势。这与罗技7月新品的重磅推出密不可分。另外罗技在2010年全线产品售价普遍向下调整,更重视入门级市场,这也帮助罗技的冠军地位更加稳固。而其他品牌的关注比例则均有下降。
(图)2010年8月中国键鼠套装市场罗技、双飞燕、微软、雷柏、多彩产品结构对比
八、机电散热
(一) 机箱
作为PC电脑必备的周边配件,看似与电脑性能无关的机箱,却随着核心配件(CPU、显卡)性能的快速提升和发热量的迅猛增加,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认识上,机箱只是一个用于固定电脑硬件的平台,只要挑选出一个外观出众、用料可靠的就可以。
目前用户对做工用料的关心程度正逐步降低,单凭出色外观吸引用户购买的时代正在远离。做工用料的关注下降并不是说用户不关心品质,相反则是转变成了其他决定用户体验的因素,这也符合物质条件改善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发展规律。
用户对辐射带来的影响一向比较看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关注。另外表现最为突出和明显的当属机箱风道,尽管早在04年就有厂商重点推广,但直到2009年四核处理器及DirectX10显卡踏上普及日程,机箱风道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项目。
老牌机箱厂商已经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加之08年末爆发全球经济危机,推动台系和海外品牌进军国内市场,逐步形成鱼龙混杂、百家争鸣之势。同时也关注到各品牌单体关注比例都呈现下降之势,不过上市时间长、渠道完善且新品众多的机箱品牌依旧保持领先状况。严格上来讲,除了产品极为出色的新品牌关注排行提升迅速外,其他新品牌要想提升关注在无推广的帮衬下将是非常困难的,毕竟竞争格局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另外防尘设计、彩钢面板、静音处理、内部黑/红化、USB3.0接口普及、创新外观设计以及多功能高塔设计正在逐步兴起和完善,值得关注。不过最终能够拉开品牌定位及竞争格局的还要属机箱风道的设计。
1、企业市场格局
2010年1-8月,酷冷至尊和动力火车成为了关注度较高的两大机箱品牌,关注比例均在15%以上,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其中酷冷至尊略胜一筹,排在榜首,动力火车排在第二位,其他上榜品牌关注比例相对较低,分别排在第三至第十位。
2010年1-8月,酷冷至尊以18.3%的关注比例成为了中国机箱市场中最受用户关注的品牌,动力火车紧随其后,获得了16.4%的关注比例,金河田、Tt、大水牛和航嘉的关注比例在5%至10%之间,其他品牌关注比例均不足5%。
(图)2010年1-8月中国机箱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区域市场布局
2010年1-8月中国机箱市场中,华南地区关注度最高,关注比例达23.3%;华北地区紧随其后,获得了21.9%的关注比例;华东地区排在第三位,获得了18.6%的关注比例;华中地区则以14.4%的关注比例排在第四位;东北地区获得了10.2%的关注比例;西北和西南的关注比例较低,分别获得了6.1%和5.5%的关注比例。
3、重点企业现状
2010年1-8月,动力火车和酷冷至尊两大品牌在中国机箱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其中动力火车在2月份的关注比例达到顶点,获得了20.6%的关注比例,随后关注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酷冷至尊则呈现上升趋势,在4月份一举超过动力火车,关注比例在6月份达到最高,获得了20.6%的关注比例。
金河田的关注比例走势呈开口U型,5月份关注比例达到最低,获得了5.3%的关注比例,8之后快速上升,8月份达到最高,获得了11.5%的关注比例。Tt和大水牛则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8月份关注比例均达到最低点,分别获得了7.5%和3.7%的关注比例。
(图)2010年1-8月中国机箱市场酷冷至尊、动力火车、金河田、Tt、大水牛关注比例走势
(二) 电源
和重在性能应用的板卡CPU等核心配件不同,亦有别于体验制胜的键鼠、音频等外设产品,电源在应用中的体验还是相对比较抽象的,这给推广带来不小难度。一片显卡、一颗CPU速度的快慢可以通过相应的分数表述出来,一款鼠标、一台音响的好与坏也能通过人的触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直接感受出来。电源则不同,用户无法从实际的应用中非常直观的了解到一台电源的好坏,而且一台电源的好坏,在阴差阳错之下很可能也不会对玩家的使用感受带来多大影响。因此长久以来,玩家对电源的要求相对不高,电源能用就行的消费意识逐渐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为那些低质滥造的电源产品提供滋生的温床。
然而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善,这要得益于3C认证、80Plus节能认证、RoHS等先进认证的普及。尤其是80Plus认证,在界定节能效果的同时也会对品质做出把关,因此无论是成熟度还是可靠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这些将成为电源行业拉开竞争差距及确保高利润的关键。同样的,在电源市场得到规范和净化之余,台系及海外品牌也开始觊觎国内市场,并且后DIY时代的来临也促使高端市场蓬勃发展。伴随技术成熟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老品牌航嘉、长城近年来一直拥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其他市场份额则逐步由台系及强势推广品牌占领。
可以说,电源市场的未来已经交到品牌及品质成熟度手中,研发技术的较量也将成为未来的主旋律,未能在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上做出灵活调整的厂商将处于劣势,甚至可能会被淘汰出市场,截至2010年9月已经有十数家深圳电源小厂倒闭。在竞争上处于绝对优势而市场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台系,未来多半不会放弃最后在国内市场的成长时机,反扑及角逐已经再所难免。当然提醒摩拳擦掌的厂商,安全、可靠的产品对于电源市场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
1、企业市场格局
2010年1-8月,航嘉在中国电源市场的领先优势明显,一举夺得榜首,关注比例超过30%,长城则排在第二位,关注比例超过15%,酷冷至尊则排在第三位,关注比例也超过了10%,前三大品牌关注比例较高,ANTEC排在第四位,其他品牌分别排在第五至第十位,关注比例较为有限。
据ZDC统计数据显示,航嘉以31.7%的关注比例领先众多品牌,成为了2010年1-8月中国电源市场中最受用户关注的品牌,长城紧随其后,获得了17.5%的关注比例,酷冷至尊关注比例也较高,获得了10.3%的关注比例。
ANTEC排在第四位,获得了5.2%的关注比例,鑫谷、金河田和康舒关注比例较为接近,分别获得了4.7%、4.5%和4.1%的关注比例,Tt、先马和多彩的关注比例相对较低,分别获得了3.3%、2.1%和1.8%的关注比例。
(图)2010年1-8月中国电源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区域市场布局
在2010年1-8月中国电源市场中,华南地区的关注比例最高,关注比例达到了24.3%,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分别以19.2%和19.1%的关注比例紧随其后,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关注比例极为接近,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有14.7%和11.1%的关注比例,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关注比例较低,分别为6.1%和5.5%。
3、重点企业现状
2010年1-8月,航嘉关注比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月份关注比例最高,达到35.6%,7月份则降至最低,达到27.1%,长城、康舒和鑫谷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酷冷至尊则呈现出曲折上升了趋势,6月份关注比例达到最高,达11.2%。
(图)2010年1-8月中国电源市场航嘉、长城、酷冷至尊、康舒、鑫谷关注比例走势
(三) 散热器
长期受到处理器市场大量假盒包和散片的影响,依然在国内散热器市场耕耘的散热器品牌越来越少。而这样的局面也终究造成了多个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台系品牌受制于价格因素影响,市场份额也在逐步萎缩。可以说九州风神、超频三两品牌瓜分国内散热器市场的局面已经形成,而过往强势的台系品牌如AVC、TT、酷冷至尊则依旧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不过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至于其他散热器品牌虽不乏叫好者,但叫座者却少之有少,这与微小的经营团队和保守的市场开拓策略不无关系。并且时不时还出现因为对渠道缺乏足够的支持而淡出市场的局面,发展非常不稳定,为未来的成长蒙上阴影。
受制于周边角色影响,加上用户对超频、高端处理器的需求还未充分活跃起来,因此散热器市场整体仍偏重于200元以内市场。而随着贴合机箱风道而一炮走红的塔式侧吹散热器成为2009年之后的闪亮明星,目前已经能够在市面上见到许多越来越畅销的塔式侧吹散热器。目前九州风神、超频三在高端散热器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已经成为其他品牌关注的焦点,但与之抗衡的动作少之有少,显示出散热器厂商对未来发展充满担忧。而台系品牌研发费用的投入不断减少,也为未来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另外九州风神在风扇技术上实现关键突破,UF风扇终结台系产品神话。伴随高品质静音扇的兴起,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国产厂商倾斜。而在笔记本市场、显卡散热器、内存、北桥和硬盘散热器市场上又开始逐步恢复关注,这也要归根于PC性能的提升和功耗的增加。相信泛散热概念也将在强势的散热器品牌当中逐步形成。
1、企业市场格局
2010年1-8月的中国散热器市场中,超频三和九州风神关注比例均超过25%,是关注比例最高的两大品牌,超频三略胜一筹,排在第一位,九州风神排在第二位,酷冷至尊关注比例也较高,关注比例接近15%,Tt和AVC分别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关注比例超过了5%,其他品牌关注比例较低,分别排在第六位至第十位。
2010年1-8月,超频三和九州风神对冠军的争夺十分激烈,关注比例也极为接近,分别获得了27.7%和27.2%的关注比例,而超频三以0.5个百分点的优势领先,成为了2010年1-8月中国散热器市场中最受用户关注的品牌,酷冷至尊获得了14.7%的关注比例,Tt和AVC分别获得了8.5%和5.7%的关注比例,猫头鹰、华硕、思民、GT和东远的关注比例较低,分别获得了3.7%、2.4%、2.3%、2.1%和1.3%的关注比例。
(图)2010年1-8月中国散热器市场不同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区域市场布局
2010年1-8月中国散热器市场中,华北地区关注度最高,关注比例达23.9%,华南地区紧随其后,获得了22.6%的关注比例,华东地区获得了18%的关注比例,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获得了12.6%和11.5%的关注比例。
3、重点企业现状
据ZDC统计数据显示,超频三和九州风神的竞争十分激烈,两大品牌的关注比例走势此消彼长,超频三在8月份的关注比例达到最低点,获得了24.6%的关注比例。而九州风神在8月份的关注比例达到最高点,获得了28.8%的关注比例。
酷冷至尊、Tt和思民的走势较为平稳,关注比例变动较小,在6月份关注比例均达到最低点,分别获得了15.1%、9%和2.4%的关注比例。
(图)2010年1-8月中国散热器市场超频三、九州风神、酷冷至尊、Tt、思民关注比例走势
九、存储
(一) 硬盘企业
1、 企业市场格局
现如今在市场可以家喻户晓的硬盘品牌就只有希捷、西部数据、日立三家,而东芝和三星硬盘基本都是通过OEM订单出货,在零售市场很难看到。
在2010年的1-8月份,希捷和西部数据的关注比例最高,分列冠亚军,其中希捷的关注比例达到42.5%;西部数据则达到40%,相比去年抢占了不少希捷的份额,而希捷和西部数据共占据整个硬盘市场将近83%的份额,成为用户采购的主流品牌。日立硬盘的关注比例为15.4%,远远落后于希捷和西部数据,而三星硬盘的关注度更低。
(图) 2010年1-8月中国硬盘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 区域市场布局
2010年1-8月中国不同区域硬盘关注分布中,华东、华北和华南三大区域的关注比例最高。其中华东地区比例占23.2%,其次是华北区域的20.5%和华南的18.6%。
3、 重点企业现状
希捷和西部数据2010年第四季财报显示,西部数据硬盘出货量约为4970万块,总营收达到24亿美元;而希捷硬盘出货量约为4680块,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利润上涨,在第四财季收入26.65亿美元。
希捷和西部数据的出货量印证了两品牌的关注格局。2010年1-8月份,希捷和西部数据的品牌关注比例走势呈现交替走向,西部数据仅在2月中旬到4月初超过希捷,其余时间希捷基本都超过西部数据5%-10%。日立的关注比例则呈现平稳上涨趋势,从2月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而6-8月由于在大陆市场硬盘缺货比较严重,日立的关注度出现小幅下跌。
(图) 2010年1-8月中国硬盘市场希捷、西部数据、日立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二) 内存企业
1、 企业市场格局
在内存行业中,金士顿的地位就相当于希捷在硬盘行业的地位一样,占据半壁江山。而威刚则是后起之秀,威刚内存在内存行业被称之为黑马,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如今已经发展成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内存品牌。
在2010年1-8月内存品牌关注排名中,金士顿、威刚和宇瞻分列前三位,其中金士顿占据的关注比例最大,接近50%。排名第二的威刚内存占据15.7%。而宇瞻和海盗船分列3、4位,关注比例分别为6.7%和6.1%。
(图) 2010年1-8月中国内存市场品牌关注比例分布
2、 区域市场布局
在中国不同区域市场,内存的关注比例分布同硬盘基本相同,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占据全部内存市场的四分之三以上份额,而华中、东北和西北则占据四分之一的份额。
3、 重点企业现状
在2010年1-8月主流品牌关注度走势分析来看,金士顿、威刚和宇瞻分列冠亚季军。金士顿在4月之前的关注比例保持上升态势,随后在5月出现低谷,随后收复失地,第三季度再次出现下降态势。威刚在经历4、5月的关注低谷后开始稳定的上升。宇瞻的关注比例走势则相对较为平缓。
(图) 2010年1-8月中国内存市场金士顿、威刚、宇瞻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中国计算机DIY产业发展白皮书》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