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热点:

DIY白皮书之展望:中国PC规模超6千万?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10-10-18 16:55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ZDC | 责编:李雪艳     评论

    这是二十年以来第一本对中国计算机DIY产业发展回顾及展望的报告。报告深度剖析全球知名DIY企业、分销渠道、采购用户近年来的变化,面对整个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后催生而来的困境展开研究讨论,希望给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性建议。

本章主要观点: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人民购买力的逐步提升,高品质的PC产品将代替低价低质产品成为用户购买的主流。

    ●整个PC市场还将继续增长,但DIY市场所占比重将逐步减小,DIY类PC产品将占据高端、个性化市场。

    ●因为用户群发生高端聚合,DIY类PC产品的平均单价将逐步提高。

    ●发达地区的DIY类PC产品品牌商将面临更严酷的竞争,低端产品在这里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

    ●地域差异、经济实力差异带来的市场细分,还将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以价格为优势的品牌将不得不转到三、四级市场寻求生存空间。

一、 影响产业发展因素

    (一)、有利因素

    •PC市场用户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国内DIY市场存在多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会扭转

    中国市场是非常典型的价格敏感型消费市场,长期以来中国DIY用户总体表现出来的对DIY类PC的最主要需求是低价格,这是由PC产品早年价格较高和中国消费者购买力低下决定的。目前这两个决定性因素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主流PC产品单价从20多年前的几万元降低到5000元以下,而消费者可支配资金也是今非昔比。盲目追求低价的时代将要过去,用户的关注度已经逐步转移到产品本身的能力和品质上。

    目前自上而下的这种变化已经在发生,PC业内处于领先位置的企业和品牌已经不再把低价格作为产品设计定位以及宣传的主要方向。产品宣传主题由早年的“万元奔四”典型的价格趋向转变为目前的“彪悍的小Y”,更强调用户亲和力以及产品应用品质。低价格低质量带来的低利润及品牌损害已经被越来越多PC厂商以及DIY厂商所认识,整个大市场环境在这些有竞争力和号召力厂商的转变下进入良性竞争的成熟期。从长远看,这种转变也是必然的结果。

    •国外DIY市场早已进入成熟期,有现成的发展轨迹和模型可以借鉴

    在欧洲和北美成熟消费市场,PC产业的市场格局已经稳定多年。品牌PC占据所有商用和绝大部分个人用户市场,DIY类PC产品作为PC中的“金字塔尖”存在,用户包含硬件、游戏玩家及PC技术爱好者等,为数不多,但消费能力强,购买行为频繁。从长远看,中国DIY行业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发展轨迹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但方向和思路都可以借鉴。

    发达国家DIY市场的成熟特征,包括制造商+品牌商、渠道、用户三个方面,欧美成熟市场的渠道和亚太地区的形态区别很大,借鉴意义相对较小,但在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上有非常多值得国内DIY行业参考的经历和经验。

    •国内的PC普及率相对成熟市场仍有差距,市场有可扩展空间

    成熟消费市场内,PC系统无疑是企业运作的基础物质平台以及家庭数字化应用的中心,国内的PC扩展应用还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商用领域中,信息化刚刚开始以及并不彻底的企业仍有存在。在个人消费领域,PC的使用更集中在年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中。

    国内地域性的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虽然已经拥有总体上的PC高保有量,但三级城市以下地区仍然存在巨大待开拓的市场。

1 2 3 4 下一页
数据不准,我要投诉
版权说明:该文章由中关村在线ZDC调研中心版权所有,未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摘录。 zdc加关注
频道热词:touch4  黑莓论坛  Apple手机  
视觉焦点
调研中心专项研究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