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观点及整体市场概况
一、主要观点
据GfK中国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液晶电视市场零售量为273万台,同比增长45%,其中,特一二级市场(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同比增长25%,三四级市场(指县、县级市等)同比增长154%。液晶电视市场销量的提升是否因为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关注度热情提高了呢?市面上哪个液晶电视品牌,何种类型产品最受欢迎?他们的价格又是多少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对2008年第三季度液晶电视市场24个品牌的621款产品进行比较分析,推出本篇关注度研究报告,其要点如下:
从品牌格局来看:
•2008年7至9月液晶电视市场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但是并未达到厂商预期。
•索尼、LG、三星等六大主流合资品牌的关注度均呈下降趋势。
•2008年第三季度国产品牌表现出色,带动了整体市场关注度的提升。
•索尼以18.2%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但是与2008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2.3%。
•海信自2008年2月份开始,关注度走势一路上扬,9月末停留在9.5%。
从产品结构来看:
•42英寸液晶电视是2008年第三季度的关注主流,且关注度持续上升。
•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比例在4月首次超过高清电视,在9月上升至60.8%。
•5001-8000元价位段是大众消费水准,占三分之一以上关注份额。
从区域市场来看:
•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的关注度较高,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
•华中地区是关注度上升幅度最大的一个区域,为2.5%。
•索尼在七大区域市场的关注度排名均位居第一位。
从价格角度来看:
•2008年第三季度,液晶电视的价格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9月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跌破1万元,与7月相比有2000多元的降幅。
•十大主流品牌32英寸液晶电视中,松下的市场均价最高,长虹最低。
•十大主流品牌42英寸液晶电视中,海信的市场均价最高,康佳最低。
•十大主流品牌46英寸液晶电视中,三洋的市场均价最高,康佳最低。
•十大主流品牌52英寸液晶电视中,索尼的市场均价最高,海信最低。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一) 整体市场
(图1)2008年1-9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关注度分布
2008年第二季度,受汶川地震的影响,液晶电视市场的关注度急剧下滑,到了7月份才开始逐渐回升。在奥运经济的作用下,7至9月消费者对液晶电视尤其是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度普遍升高,但是销量并未达到厂商的预期,第三季度关注度最高的9月份仍然无法与市场人气较高的1月和4月相比。因此在第四季度,各大厂商必须加快新品的推出速度,并加大产品的促销推广力度来激活整个液晶电视市场。

主流品牌关注度竞争格局
(二) 品牌结构
1、主流品牌关注度分布
(图2)2008年Q3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大液晶电视品牌关注分布
2008年第二季度 |
2008年第三季度 | ||||
排名 |
厂商名称 |
关注比例 |
排名 |
厂商名称 |
关注比例 |
1 |
20.5% |
1 |
18.2% | ||
2 |
11.6% |
2 |
10.8% | ||
3 |
10.7% |
3 |
10.6% | ||
4 |
8.5% |
4 |
8.9% | ||
5 |
7.3% |
5 |
8.3% | ||
6 |
7.1% |
6 |
7.1% | ||
7 |
6.5% |
7 |
6.5% | ||
8 |
6.4% |
8 |
6.3% | ||
9 |
4.8% |
9 |
5.9% | ||
10 |
4.2% |
10 |
4.5% |
2008年第三季度,索尼以18.2%的关注比例高居榜首,领先排名第二的LG7.4个百分点。LG和三星的关注比例相差不多,分别为10.8%和10.6%,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海信与夏普的关注度处于同一级别,分别为8.9%和8.3%,两者只相差0.6个百分点。创维以7.1%的关注度排在第六位,与前面的夏普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
飞利浦进入2008年后,关注度急转直下,接连被LG、三星、海信等其他主流品牌反超。其目前的关注度为6.5%,仅比康佳高0.2个百分点,因此很容易被康佳超越。东芝的关注度为5.9%,排在第九位,与前面的康佳相差不多。TCL虽然排在最后一位,但是将十强的最低要求卡在了4.5%,入围门槛较第二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可见液晶电视市场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与2008年第二季度相比,十强中的合资品牌的关注度均呈下降之势,以索尼的降幅最大,为2.3%,其次是东芝,降幅达到1.2%。国产品牌除TCL之外均呈上升趋势,海信关注度的提升幅度高达2.5%。康佳首次跻身十强之列,并获得第八的排名。
在中外液晶电视品牌的实力对决中,国产品牌在十强中占据四个席位,关注比例之和为26.8%;合资品牌占据六个席位,关注比例之和为60.3%,是国产品牌的2倍多,可见在液晶电视领域合资品牌占据明显的领先优势。
2、五大主流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图3)2008年1至9月五大主流液晶电视品牌关注比例走势对比
索尼——持续下降
2008年1至9月,索尼的关注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月的关注度达到最高点,不过随后便开始下滑,9月较6月共下滑了4.7个百分点。
6月,索尼2008年春季液晶电视新品的宣传推广活动达到了高潮,关注度也随之节节攀升。但是当其他品牌,尤其是三星和创维等国产品牌为了冲刺奥运消费而大幅降低产品的价格时,索尼的品牌优势被削弱,相对偏高的价格使其人气开始下滑。
8月,索尼的关注度降势依旧,为了缓解局面,借助消费者对奥运的热情,索尼斥巨资投放电视广告宣传BRAVIA新品。不过,此番宣传以及奥运营销并为达到预期效果,索尼的关注度仍然止不住下跌的趋势,看来索尼亟需推出过硬的新品来聚敛人气。
LG、三星——胶着之势
2008年年初,LG的关注度远远不及三星,但是随着LG人气上升以及三星人气的下降,LG在3月份将三星追平,4月份LG便开始反超三星。5月份,LG与三星的关注度双双回落,6月均跌入谷底,7月同时反弹回升,8月9月,平稳前行。从3月份开始,LG和三星的关注度走势变化趋于同步,由此可见,这两个品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LG正在分流三星的潜在用户。
夏普、海信——一上一下
夏普和海信在2008年1月份的关注比例相差不多,几乎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夏普缓慢上行,海信在2月受挫后,一路追赶着夏普。前7个月,夏普的关注度一直高于海信。可以到了8月9月,夏普人气急速下滑,海信却平稳上扬。
究其原因,海信积极参与8月、9月国产品牌的大降价,32英寸液晶电视甚至跌破了3000元的关口。而夏普为保持高端的品牌形象和高额利润仅在一小部分产品上降价,降价的力度远远不如海信,甚至由于不满国美单方面降低夏普产品的价格而闹出“降价门”风波。在价格方面的强硬态度让夏普的人气打了折扣,同时使海信趁机超过了夏普。

消费者最关注的屏幕尺寸
(三) 产品结构
1、尺寸结构
(图4)2008年Q3主流尺寸液晶电视关注比例分布
2008年第三季度,42英寸液晶电视以26.0%的关注比例继续担当市场消费主流,32英寸液晶电视虽然退居第二位,但是关注度居高不下,与42英寸仅相差3.8个百分点。40英寸和46英寸在大屏幕领域里是42英寸液晶电视的有力补充,二者的关注比例分别为16.7%和13.9%。37英寸液晶电视的市场地位逐渐下滑,第三季度的关注比例仅有7.5%。47英寸液晶电视虽然有较低的售价,但却无法赢来销量,关注度始终在5%左右。52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维持不变,为3.7%。
42英寸和32英寸能保持住较高关注度的主要原因为:
对于42英寸液晶电视,各大厂商一直不遗余力的将其作为研发推广的重点,据ZDC最新调查数据显示,42英寸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已经达到131款,是产品数量最为丰富的一个尺寸。虽然9月份42英寸产品的市场均价为7920元,但是随着促销大战的展开,更多的42英寸液晶电视会跌入5001-8000元价位段。
32英寸液晶电视也是厂商宣传推广的重点之一,9月末市面上32英寸产品数量为123款,仅次于42英寸液晶电视。目前32英寸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已经跌破5000元的大关,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等液晶电视厂商的部分32英寸液晶电视甚至创造了2999元的历史新低。
(图5)2008年7至9月主流尺寸液晶电视关注度走势对比(一)
2008年第二季度,32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先降后升,8月份的关注度较高,为22.7%。42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先降后升,9月的关注度达到最高点,为28.0%。40英寸和46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持续下滑,9月较7月分别减小了2.1%和3.2%。
(图6)2008年7至9月主流尺寸液晶电视关注度走势对比(二)
2008年7至9月,37英寸和47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均稳中有升,但上涨幅度不大,分别为0.4%和0.3%。52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小幅下降,9月较7月下滑了0.5个百分点。
纵观2008年第三季度主流尺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走势,32英寸、37英寸、42英寸和47英寸的关注度均呈上扬之势,其中42英寸液晶电视的升幅最大。
2、屏幕分辨率
(图7)2008年1至9月高清与去昂高清液晶电视产品关注度走势
2007年全高清的概念才被消费者所了解,可是到了2008年,全高清液晶电视便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并有望形成普及化的趋势。2008年1月,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度为39.1%,远远不及高清电视56.8%的关注比例。由于全高清液晶电视本身就是液晶电视在清晰度方面的升级,所以其关注度得以一路走高,而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度持续下跌。
2008年4月份,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度首次超过高清液晶电视。到了7月份全高清的关注度仍然继续攀升。截至10月份,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度达到60.8%,远远高于高清电视的35.6%,全高清液晶电视的普及离我们不远了。
3、价格段分布
2008年第二季度,5001-8000元是关注度最高的一个价位段,关注比例高达39.7%。5000元以下和8001-1万元价位段的关注度相差不多,关注比例分别为21.0%和20.9%。10001-1.5万元价位段的关注度排在第四位,为11.4%。而15001-2万元和2万元以上价位段的关注度均不高,关注比例分别为4.2%和2.8%。由此可见,液晶电视的大众消费水准在5001-8000元之间,1.5万元是一道价格门槛,1.5万元以下价位段关注度比例之和高达93.0%。
5001-8000元价位段产品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大众消费者的购买力停留在这一价位区间。另一面则是由于厂商对该价位段产品的研发生产投入较多以及产品的促销推广力度较大。
据ZDC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5001-8000元价位段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为209款,是产品最为丰富的一个价位段。而且该价位段产品的降价力度颇具诱惑力,9月有88款产品大降价,降价幅度最高为2991元(飞利浦 42PFL7403/93)。

区域市场品牌关注度排名
(四) 区域结构
1、区域市场关注度分布
(图9)2008年Q3不同区域市场液晶电视关注比例分布
2008年第三季度,华东、华北、华南地区的关注度较高,均在2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很小。其他区域的关注度均在12个百分点之下,从而形成液晶电视区域市场3+X的局面。
具体而言,华东地区的关注比例最高,为22.9%。华北地区以22.0%的关注比例紧随其后。与华北仅有0.1个百分点差距的华南地区排在第三位。华中和东北地区的关注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11.8%和10.1%。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关注度较小分别为7.4%和5.7%。
在三个区域市场中,北京对华北地区的关注度贡献最大,华东地区的上海和浙江的关注度贡献不分上下,华南地区广东省的作用不容置疑。
与2008年第二季度相比,关注度提升的区域只有华中和西南地区,升幅分别为2.5%和0.2%。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的关注度均有所下降,其中华北的降幅最大,为0.8%。西北地区的关注度维持不变。
2008年第三季度主流液晶电视品牌区域市场关注度排名 | |||||||
排名 |
华北 |
华东 |
西南 |
华中 |
华南 |
东北 |
西北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2008年第三季度,索尼在七大区域市场的关注度排名均位居第一位。三星在区域市场的排名开始回升,在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市场的关注度排名均上升至第二位。LG的排名也有所提升,在东北地区占据第二名的位置,在华北、西南、华中、华南地区均获得第三名。海信在第三季度的表现出色,其在华中和西北地区的关注度排名首次荣登第二位。其他主流品牌在区域市场的优势不太明显,而国产品牌的排名更是相对靠后。

液晶电视市场的价格走势
三、价格走势分析
(一) 整体市场价格指数
(图10)2008年1至9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2008年1至9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价格指数呈曲折下滑的态势。5月受汶川地震的影响,液晶电视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液晶电视厂商加大了促销力度,237款产品大降价创下了2008年的新高,降价产品数量几乎是4月份的4倍,价格指数也随之下滑到了2008年的谷底,为0.9052点。
6月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圆满结束,社会关注的焦点慢慢的转向了奥运会,转向了借助奥运营销的全高清液晶电视,一些品牌适时的推出了液晶电视新品,市场价格也随之升高,再加上降价促销的力度的减小,市场上出现了6月液晶电视价格指数小幅上扬的局面。
7月临近奥运,许多液晶电视厂商恢复或调涨了液晶电视产品的售价,准备在8月造成大幅降价的现象,诱发消费者购买心理。
8月北京的奥运会使得进京的物流受限,虽然厂商大搞促销活动,但是热门产品却出现了断货的情况,因此降价产品数量减小,恢复或调涨价格的产品数量逐渐增多;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的影响,一些液晶电视厂商再次恢复或调涨了液晶电视的价格,于是液晶电视的价格指数继续小幅提升。
由于奥运期间液晶电视的销售情况并未达到预期,所以厂商纷纷押宝“十一黄金周”的“消费盛宴”。“十一”前期,227款产品的大幅降价直逼5月的促销巅峰。因此,9月液晶电视的价格指数陡然下滑。不过,经历了一番曲折变化后,9月的价格指数仍高出6月1.67个百分点。
(二) 整体市场均价走势
2008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市场均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月的市场均价为11879元,8月小幅上涨了33元。9月,受“十一”促销活动的影响,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急转直下,降幅为2097元,并跌破1万元大关。与6月相比,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下滑了1795元;与1月相比,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下滑了911元。
(三) 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1、32英寸
(图12)2008年Q3中国液晶电视市场32英寸产品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2008年第二季度,在32英寸液晶电视领域里,松下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最高,为6928元;其次是索尼,市场均价为6280元。三星、TCL、飞利浦、海信、夏普这五大品牌的市场均价在5000-5800元之间。其中,三星的市场均价最高,为5770元。创维、康佳、长虹这三个国产品牌的市场均价在4300-4600元之间,彼此间的差距不超过123元。
2、42英寸
(图13)2008年Q3中国液晶电视市场42英寸产品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在42英寸液晶电视领域中,国产品牌海信的市场均价最高为9321元。飞利浦和TCL的市场均价处于9000元以上。清华同方、东芝、长虹、海尔的市场均价在8200-8600元之间。其中,清华同方的市场均价较高,为8531元;海尔的市场均价较低,为8214元。创维、LG、康佳属于同一重量级别的品牌,市场均价分别为7527元、7413元和7016元。
3、46英寸
(图14)2008年Q3中国液晶电视市场46英寸产品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在46英寸液晶电视领域,三洋的市场均价最高,为14990元。索尼、长虹、TCL的市场均价在13000-13600元之间。其中索尼的市场均价较高,为13572元;TCL的市场均价较低,为13061元。夏普、东芝、三星的市场均价在12300-12500元之间,彼此之间的价格差距不超过101元。东芝和三星的市场均价尤为接近,二者分别为12391元和12317元。夏新、海信、康佳的市场均价较低,均在1万元以下,其中康佳的市场均价最低,为8448元。
4、52英寸
(图15)2008年Q3中国液晶电视市场52英寸产品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在52英寸液晶电视领域中,索尼的市场均价最高,为23706元。夏普和东芝的市场均价也在2万元之上,分别为23172元和21699元。三星、飞利浦、LG、TCL、长虹的市场均价从19983元到15367元之间逐级递减,相邻两者大约相差1000元。康佳和海信的市场均价较为接近,分别为14849元和14468元。

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状况对比
四、厂商分析
(一) 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
1、关注度对比
(图16)2008年Q3国产与合资液晶电视品牌关注度对比状况
2008年第二季度液晶电视市场上有14个主流国产品牌,他们的关注比例之和为40.2%;主流合资品牌的个数为10个,但是关注比例之和却高达59.8%,比国产品牌高出9.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合资品牌的平均关注度明显高于国内品牌。这是因为合资品牌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拥有为数众多的品牌拥护者。而国产品牌较低的价格也难免会带给人低端产品的感觉。
2、产品数量对比
(图17)2008年Q3国产与合资液晶电视产品数量及单位产品关注指数
2008年第三季度,市面上国产品牌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总和为372款,而合资品牌的数量为215款。正因为上文提高的国产品牌的数量比合资品牌多出四个,所以国产品牌产品数量较多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从平均水平来看,每个国产品牌的平均产量为27款液晶电视,而合资品牌为21款,国产品牌的单位产品数量大于合资品牌。
从关注度指标上看,国产品牌液晶电视平均每台产品的关注指数为538点,合资品牌平均每台产品的关注指数为1385点。可见,合资品牌单台产品的关注度贡献率远远大于国产品牌,几乎达到3倍的程度。国产品牌亟需改变单台产品在关注度和利润方面的贡献率。

不同尺寸液晶电视关注度对比
3、不同尺寸对比
(1) 关注度对比
(图18)2008年Q3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主流尺寸单位产品关注指数
2008年第三季度,通过比较国产与合资品牌不同尺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状况可以看出:国产品牌中,42英寸液晶电视单位产品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32英寸液晶电视,再次是47英寸液晶电视,而国产品牌其他尺寸液晶电视单位产品的关注度相差不多。合资品牌中,40英寸液晶电视单位产品的关注度最高,其次依次为42英寸、46英寸、32英寸、47英寸、37英寸和52英寸。不过,无论何种尺寸液晶电视,合资品牌单位产品的关注度均高于国产品牌。
(2) 产品数量对比
(图19)2008年Q3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主流尺寸产品数量对比
2008年第三季度,市面上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不同尺寸液晶电视产品数量分布如下:
在国产品牌中,42英寸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最为丰富,达到87款。其次是32英寸液晶电视,产品数量多达71款。再次是37英寸液晶电视,有55款之多。47英寸数量为38款。46英寸、40英寸和52英寸产品数量相差不多,分别为21款、19款和17款。可见国产品牌的42英寸液晶电视是市场的主力军,其次是32英寸液晶电视。37英寸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虽然较多,但是关注度却并不高,其市场地位呈下降的趋势。
在合资品牌中,32英寸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最多,为45款。其次是42英寸液晶电视,有34款。再次是52英寸液晶电视,为31款。46英寸和37英寸产品数量相差不多,分别为29款和28款。40英寸液晶电视的产品数量为17款。47英寸的最少,仅为11款。从数据上看,32英寸应该为合资品牌关注度最高的尺寸,但事实上合资品牌40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最高。由此可见,合资品牌的产品策略在中国市场有些水土不服。
(二) 五大主流厂商热门产品TOP5排行
1、索尼
排名 |
产品名称 |
尺寸 |
分辨率 |
参考报价 |
价格段 |
1 |
40" |
1920×1080 |
¥8,400 |
8001-1万元 | |
2 |
40" |
1920×1080 |
¥9,499 |
8001-1万元 | |
3 |
46" |
1920×1080 |
¥12,200 |
10001-1.5万元 | |
4 |
40" |
1920×1080 |
¥8,499 |
8001-1万元 | |
5 |
32" |
1920×1080 |
¥6,798 |
5001-8000元 |
2008年第二季度,索尼最热门的产品均为2008年液晶电视新品,且以40英寸居多。第一名的索尼 KLV-40V380A 是2008年元旦上市的新品,其余四款产品为2008年春季上市的新品。索尼最受关注的5款产品均为全高清的分辨率,且价格以8001-1万元居多。由此可见,消费者最青睐价位段在8001-1万元的40英寸全高清索尼产品。
2、LG
排名 |
产品名称 |
尺寸 |
分辨率 |
参考报价 |
价格段 |
1 |
42" |
1920×1080 |
¥6,700 |
5001-8000元 | |
2 |
42" |
1920×1080 |
¥7,999 |
5001-8000元 | |
3 |
47" |
1920×1080 |
¥8,999 |
8001-1万元 | |
4 |
32" |
1366×768 |
¥4,200 |
5000元以下 | |
5 |
42" |
1920×1080 |
¥8,800 |
8001-1万元 |
LG最热门的液晶电视为42英寸的全高清产品LG 42LG50FR,其价格为6700元。纵观LG最热门的5款产品可知,价位段在5001-1万元之间的42英寸全高清LG液晶电视较为受宠。
3、三星
排名 |
产品名称 |
尺寸 |
分辨率 |
参考报价 |
价格段 |
1 |
40" |
1366×768 |
¥6,149 |
5001-8000元 | |
2 |
40" |
1920×1080 |
¥7,499 |
5001-8000元 | |
3 |
32" |
1366×768 |
¥4,848 |
5000元以下 | |
4 |
46" |
1920×1080 |
¥9,999 |
8001-1万元 | |
5 |
32" |
1920×1080 |
¥5,900 |
5001-8000元 |
三星的5款最热门产品均为2008年上市的新款。关注度最高的是较为低端的三星 LA40A350C1,其非全高清的分辨率令人遗憾。不过,正是因为其6149元的低廉售价使得该款产品成为最受宠的三星液晶电视新品。三星的40英寸和32英寸液晶电视产品都很畅销。大众最易接受三星产品的价位为5001-8000元。
4、海信
排名 |
产品名称 |
尺寸 |
分辨率 |
参考报价 |
价格段 |
1 |
42" |
1920×1080 |
¥7,280 |
5001-8000元 | |
2 |
32" |
1366×768 |
¥4,199 |
5000元以下 | |
3 |
42" |
1920×1080 |
¥10,559 |
10001-1.5万元 | |
4 |
26" |
1920×1080 |
¥3,160 |
5000元以下 | |
5 |
47" |
1920×1080 |
¥9,590 |
8001-1万元 |
海信最热销的产品为42英寸的全高清液晶电视海信 TLM4236P,其产品售价为7280元。42英寸的全高清液晶电视是海信关注度较高的一类产品,不过非全高清的32英寸海信 TLM32E29,凭借较低的价格也排在了第二位。从整体上看,海信产品的售价并不低,但是由于海信品牌在国内的口碑较好,拥护者较多,因此不同价位段产品均能得到消费者的喜欢。
5、夏普
排名 |
产品名称 |
尺寸 |
分辨率 |
参考报价 |
价格段 |
1 |
32" |
1366×768 |
¥4,700 |
5000元以下 | |
2 |
46" |
1920×1080 |
¥8,999 |
8001-1万元 | |
3 |
37" |
1920×1080 |
¥7,800 |
5001-8000元 | |
4 |
37" |
1366×768 |
¥6,099 |
5001-8000元 | |
5 |
65" |
1920×1080 |
¥59,999 |
2万元以上 |
由于夏普喜欢走差异化的营销路线,其产品更多的是寻找其他品牌忽略的细分市场。在产品TOP5排行上的体现为夏普 LCD-32A33,32英寸的成为最受关注的液晶电视产品。因为销量并不高,37英寸液晶电视为其他品牌所忽略的市场,可是夏普却在37英寸这个小尺寸施展拳脚,推出了全高清夏普 LCD-37GX3。65英寸的夏普 LCD-65RX1也成为夏普最受关注的五大产品之一。
(三) 主流厂商热门产品TOP10排行
排名 |
产品名称 |
参考报价 |
尺寸 |
清晰度 |
价格段 |
1 |
¥6,700 |
42" |
全高清 |
5001-8000元 | |
2 |
¥8,400 |
40" |
全高清 |
8001-1万元 | |
3 |
¥9,400 |
40" |
全高清 |
8001-1万元 | |
4 |
¥4,700 |
32" |
高清 |
5000元以下 | |
5 |
¥6,800 |
42" |
全高清 |
5001-8000元 | |
6 |
¥11,350 |
46" |
全高清 |
10001-1.5万元 | |
7 |
¥6,149 |
40" |
高清 |
5001-8000元 | |
8 |
¥5,499 |
42" |
全高清 |
5001-8000元 | |
9 |
¥7,499 |
40" |
全高清 |
5001-8000元 | |
10 |
¥4,848 |
32" |
高清 |
5000元以下 |
2008年第三季度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大热门产品的排行分布呈如下特征:
其一,索尼、三星争得不亦乐乎,关注度冠军却花落LG。索尼和三星上榜产品数量均为3款,竞争激烈,但是LG的LG 42LG50FR却成为关注焦点,排在第一位。
其二,40英寸液晶电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尺寸,占据十强中的四个席位。其次是42英寸液晶电视,赢得3个席位。32英寸有两款产品入围。46英寸只赢得一杯羹。
其三,七成上榜产品为全高清液晶电视,仅有夏普 LCD-32A33、三星 LA40A350C1、三星 LA32A350C1、为非全高清液晶电视。
其四,5001-8000元价位段是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价位段,在TOP10产品关注度排行中赢得五个席位。8001-1万元和5000元以下价位段打了个平手,二者均有两款产品入围。10001-1.5万元价位段也有一款产品入围。
五、发展趋势预测
1、厂商引导大屏化的消费倾向
2007年32英寸液晶电视曾经作为关注主流而红极一时,不过进入2008年42英寸液晶电视便迅速取代了32英寸液晶电视的市场地位成为消费者和厂商关注的主角。另一方面,厂商对42英寸液晶电视的研发生产力度也逐渐加大。2008年10月42英寸液晶电视产品数量为131款,居各尺寸之首,同比2007年10月增长35.1%。
从价格上看,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价格迅速向下渗透。以52英寸为例,2007年10月七成以上的52英寸液晶电视产品售价在2万元以上,而到了2008年10月,2万元以上液晶电视所占比例降到35.3%;而更多的集中在15001-2万元价位段,所占比例为37.3%。可见厂商有意引导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消费,而大屏幕液晶电视价格的逐渐平民化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选择购买。
2、不断挑战超薄极限,并以轻薄为卖点
每隔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就会有厂商宣布自己研发出了世界上最薄的液晶电视产品。日立在2007年12月推出的厚度仅为35毫米的液晶电视Wooo UT,并且宣布其为世界上最薄的(32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2008年11月夏普推出了两款世界上最薄的液晶电视新品——XS1A系列下的65V/52V,机身最薄处仅22.8毫米。相隔不到两周,索尼发布了世界最薄的9.9毫米液晶电视BRAVIA ZX1系列。
国内彩电企业也不甘落后,TCL率先推出厚度为72毫米的薄绝H78系列电视,随后海信推出厚度仅为55毫米的42英寸超薄LED电视,近期康佳又推出厚度仅为35毫米的i-sport68系列液晶电视。
国内外液晶电视厂商不断挑战超薄极限表明液晶电视产品庞大家族中将会分出一支追求超薄的队伍,而轻薄也会成为液晶电视的发展方向。
3、LED的发展势头将如雨后春笋
最早使用LED背光源技术的厂商是,除了三星之外,、-Philips、等电视整机厂商也很早便开始研发LED液晶电视。2007年11月三星抢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销售其70英寸LED背光源全高清液晶电视。2008年11月,索尼正式推出了加载LED背光源技术的55英寸液晶电视KDL-55X4500。
国内厂商也看好LED液晶电视潜在的市场前景,自2005年开始,、和等主流平板电视厂商都先后展示了LED背光液晶电视样机。2008年7月9日,海信42英寸LED背光源液晶电视正式批量上市。
由此可见,LED背光源技术已经成熟,国内外液晶电视厂商均已掌握了该项技术,LED液晶电视正蓄势待发,准备大规模登陆中国液晶电视市场。

附录:报告大纲
附录:报告大纲
一、主要观点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一) 整体市场
(二) 品牌结构
1、主流品牌关注度分布
2、五大主流品牌关注度走势
(三) 产品结构
1、尺寸结构
2、屏幕分辨率
3、价格段分布
(四) 区域结构
三、价格走势分析
(一) 整体市场价格指数
(二) 整体市场均价走势
(三) 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1、32英寸
2、42英寸
3、46英寸
4、52英寸
四、 厂商分析
(一) 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
1、关注度对比
2、产品数量对比
3、不同尺寸对比
(1) 关注度对比
(2) 产品数量对比
(二) 五大主流厂商热门产品TOP5排行
1、索尼
2、LG
3、三星
4、海信
5、夏普
更多精彩文章:
【热点】 家电品牌研究:谁能称王黑白电市场?
ZDC申明:
ZDC报告中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