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SWOT竞争策略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以下ZDC对联想的SWOT竞争策略进行分析。
1、优势
(1) 联想统领着整个亚洲市场,市场份额高于其他竞争对手。根据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在亚洲市场上,联想继续领跑,以16.4%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
(2) 联想品牌的领导力在中国市场已经超过众多竞争对手,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据数据显示,联想2007年赢得了中国PC市场28.8%的份额,继续排名首位。而从ZDC最新关注度数据上看,联想是2008年上半年关注度最高的笔记本品牌。
(3) 联想在收购了IBM PC之后,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随着联想赞助奥运会、NBA以及F1赛事,联想的品牌效应正在堆积。
(4) 在商业模式上,联想与其他PC厂商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独特的产品模式和客户模式T/R双模式营销。通过深化双模式,可以提高外部设备与主营PC业务的协同配比率,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促进成长型业务的销售快速增长。
(5) 技术创新是联想产品的生命线,因此联想注重PC的研发和设计。联想有着国际化的工业设计中心,针对用户的切身需求,通过联想对产业趋势的把握,可以不断推出引领潮流的PC产品。如联想推出的超轻薄笔记本ThinkPad X300、打造的个性化笔记本IdeaPad等等。
2、劣势
(1) IdeaPad的推出,使得Lenovo原有三大自主品牌、IdeaPad、ThinkPad三大系类品牌共存,对联想品牌线划分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IdeaPad定位于消费市场,与旭日、天逸系列定位相当,但是相同配置下,IdeaPad的价格明显高于这两系列产品,重叠的产品定位,价格体系的落差,可能会使联想笔记本在短期内出现产品线模糊,定位不清的问题。
(2) 联想笔记本产品价格战线失衡较为突出,其产品价格策略的重点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上,树立品牌形象的中高端产品较少,这将导致联想品牌影响力的下滑。
(3) 除了中国市场外,海外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增长乏力;通过对IBM PC的收购才真正进入到国际级公司的行列,国际化的运作经验与戴尔和惠普存在着差距,表现为形式上虽然国际化,但体制上还未达到。
3、机会
(1) 奥运为联想提供发展契机。联想能依靠奥运赞助商的种种优势,把民众对于奥运的关注牵引到联想PC上来,有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
(2) “Idea新品牌+奥运”为联想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机会。Idea品牌的推出,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联想在海外消费类电脑市场的发展,再加上奥运会的影响,将进一步拓展联想在全球市场的业务。
(3) 消费PC市场的发展机会。据有关资料预计,伴随笔记本市场的兴起以及PC的普及,个人消费市场每年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在未来三至五年,我国个人电脑市场预计将保持25%的年增长率。这无疑将给联想在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4、威胁
(1) 联想面临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宏碁。美国和欧洲的PC市场是联想完成其国际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而宏碁并购欧洲PC厂商Packard Bell打开通往欧洲PC市场的路,并购Gateway也加速了宏碁在美国市场的扩张。这显然对联想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扩展计划构成了威胁。
(2) 消费市场面临惠普、戴尔强有力竞争对手的挑战。惠普就是借助在消费PC上的成功得到全球第一的宝座,戴尔也打破多年的单一直销走进零售卖场。2008年,消费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联想将面临惠普、戴尔等大厂的挑战。
结语:
2008年,联想一方面启动两大品牌战略,全速进攻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借势奥运,进一步提升品牌号召力。在产品、价格、渠道方面联想也有新的招数。联想是否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来巩固自身的位置,甚至奋起直追呢?能否在下半年夺回全球PC市场第三的位置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