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市场预测
1、市场:城镇及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从人口结构来看: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共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由此可见,城镇农村消费群体在手机市场中占据较大的比重。
从人均收入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
从手机的市场普及率来看:中国信息产业部统计,到2007年7月底,全国手机用户数超过5.08亿户。统计数字还显示,中国手机普及率已接近40%。而在2006年的时候,计算机世界统计城市手机普及率达到93%。由此可见,农村市场手机普及率较低。
从其他因素来看:目前,国内运营商加大了对低端手机的定制力度。由于对运营商的信任度及其营销活动的补贴力度,低端手机对大量存在的低端消费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综合上述人口分布、收入增长及手机的普及率、运营商的推动因素来看,城镇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市场手机单向收费陆续实施,也将进一步促使农村手机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2、品牌:低端市场竞争对抗激烈,国内品牌仍有优势
由于低端产品受制于成本因素,其在技术含量方面较低,且产品多以实用为主,因而ZDC认为低端手机市场上很容易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
其一,从国外厂商来看,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LG等在低端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产品线分布,并且产品在主要功能上悬殊不大。
其二,低端手机市场价格对购买的影响较大。目前,低端手机已经处于同质化,因而只要产品性价比突出,就很容易为更低一级区域市场所接受。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各大厂商很可能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
其三,国产厂商在低端市场具有竞争优势,虽然国外品牌通过低端手机将国内品牌的优势攻破,使得国内品牌受到压迫。但是国内手机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根据赛迪统计数据显示,在700-1000元的价格段上,国产品牌占到32.2%的份额,说明在低端机性价比上,国产品牌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其四,新进入厂商如纽曼、魅族等,也会以低价为入口,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渠道:区域市场渗透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域市场国产反击
发生在区域市场的变化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大厂商区域市场渗透力度加大。
由于一二线市场竞争激烈硝烟弥漫,因而向更低一级区域市场的渗透会在2008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一线厂商中,诺基亚表现最为突出,其在2007年与2008年分别在甘肃与四川的新品发布动作,就是加大向区域市场渗透的力度。
且2008年5月15日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鋆指出:“中国农村市场绝对是我们诺基亚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广目标”。在渠道方面,邓元鋆从两个方面提起:一个是分销,把分销的网络深入到四五级城市。另外一个是零售,把消费者零售的体验提高。在一线厂商的带动下,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厂商也会加大向农村市场的渗透。
另一个变化是,国产厂商在区域市场将展开反击。由于区域市场国产品牌产品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但是国外厂商将战火的延伸,会导致国产厂商为迎接国外厂商的蚕食而进行反击。
4、产品:新品层出不求,且产品功能竞争更加突出
由于价格不是促使产生购买的唯一因素,因而低端市场产品性价比的提升成为竞争的关键。而表现在功能方面就是像素的提升、音乐播放功能的普及、电子书等功能的加入等。所以在低端市场产品在功能方面的竞争将会更加突出。
5、运营商:定制手机将促使低端手机市场普及
由于中国低端手机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且运营商渗透较深入,因而各大厂商尤其是诺基亚、三星等一线厂商将会加大与运营商的合作,通过定制手机来促使低端手机在市场上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