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索尼和夏普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1) 全球液晶电视的需求量急速增加
据Displaybank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需求量是7400万台。从2007年至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需求量将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需求量将达到1.92亿台。需求量的急速增长无疑为液晶电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大屏化成为液晶电视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调研中心ZDC对家电产品的监测数据显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2007年开始消费者对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电视的关注度稳步提升。上文中已经提到42英寸液晶电视已经取代了32英寸的主流地位,46英寸、47英寸和52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
从厂商的方面来说,2007年液晶电视厂商不断加大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促销推广力度,上半年的监测数据显示42英寸液晶电视的促销力度是最大的,促销的产品数量最多,价格降幅最大。而到下半年,46英寸和52英寸液晶电视也逐渐加大的促销推广力度。此外,厂商还不断推出更大尺寸液晶电视。2008年,三星推出了70英寸液晶电视。
从上游面板制造商来说,七代线和八代线的相继投产,极大的提高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应能力,对大屏幕液晶整机生产形成强大的上游元器件支持,其结果必然是带动大屏幕整机快速发展。
可以说,大屏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为索尼与夏普十代线的成功增添了筹码。
(3) 双剑合璧,有助于提升销量
夏普的优势在于液晶面板技术,而索尼的优势在于面板的驱动技术等周边技术。双方的合作可以扬长避短,从而有助于提升二者的销量。
2、挑战
(1) 市场快速发展,利润不断下滑
2007年,液晶电视市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32英寸液晶电视的售价已经跌破5000元。2008年,价格战依然战火纷飞,大屏幕液晶电视担当降价主力。据悉,三星与索尼合作第二条八代线的事宜在4月末就要敲定。台湾液晶面板厂商的产能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产能的迅速膨胀以及价格战的愈演愈烈,液晶面板及液晶电视的利润将不断下滑。届时,索尼和夏普能否迅速收回投资成本,保持价格上的领先优势还有待考验。
(2) 成本投入过大,如何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
据悉,十代线在技术上要比八代线成熟,可经济切割的面板会更多,能够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但是投入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肩负如此高的投入,如何为产品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而迅速收回投资成本,将会成为索尼和夏普需要权衡的一个问题。
(3) 与大尺寸等离子相比能否保持价格优势
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发展,50英寸成为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新的分水岭。在50英寸以下,液晶电视的制造成本较低;50英寸以上等离子一直保持着成本领先的优势。由于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投资成本仅为液晶的三分之一,在50英寸以上的电视面板方面,等离子生产线更具有投资价值,生产出的等离子产品更具竞争力。
因此,与大尺寸等离子电视相比,能否保持液晶电视的价格优势将是夏普和索尼面临的一大挑战。
1、机遇
(1) 全球液晶电视的需求量急速增加
据Displaybank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需求量是7400万台。从2007年至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需求量将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需求量将达到1.92亿台。需求量的急速增长无疑为液晶电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 大屏化成为液晶电视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调研中心ZDC对家电产品的监测数据显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2007年开始消费者对4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电视的关注度稳步提升。上文中已经提到42英寸液晶电视已经取代了32英寸的主流地位,46英寸、47英寸和52英寸液晶电视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
从厂商的方面来说,2007年液晶电视厂商不断加大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促销推广力度,上半年的监测数据显示42英寸液晶电视的促销力度是最大的,促销的产品数量最多,价格降幅最大。而到下半年,46英寸和52英寸液晶电视也逐渐加大的促销推广力度。此外,厂商还不断推出更大尺寸液晶电视。2008年,三星推出了70英寸液晶电视。
从上游面板制造商来说,七代线和八代线的相继投产,极大的提高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应能力,对大屏幕液晶整机生产形成强大的上游元器件支持,其结果必然是带动大屏幕整机快速发展。
可以说,大屏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为索尼与夏普十代线的成功增添了筹码。
(3) 双剑合璧,有助于提升销量
夏普的优势在于液晶面板技术,而索尼的优势在于面板的驱动技术等周边技术。双方的合作可以扬长避短,从而有助于提升二者的销量。
2、挑战
(1) 市场快速发展,利润不断下滑
2007年,液晶电视市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32英寸液晶电视的售价已经跌破5000元。2008年,价格战依然战火纷飞,大屏幕液晶电视担当降价主力。据悉,三星与索尼合作第二条八代线的事宜在4月末就要敲定。台湾液晶面板厂商的产能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产能的迅速膨胀以及价格战的愈演愈烈,液晶面板及液晶电视的利润将不断下滑。届时,索尼和夏普能否迅速收回投资成本,保持价格上的领先优势还有待考验。
(2) 成本投入过大,如何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
据悉,十代线在技术上要比八代线成熟,可经济切割的面板会更多,能够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但是投入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肩负如此高的投入,如何为产品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从而迅速收回投资成本,将会成为索尼和夏普需要权衡的一个问题。
(3) 与大尺寸等离子相比能否保持价格优势
随着液晶电视技术的发展,50英寸成为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新的分水岭。在50英寸以下,液晶电视的制造成本较低;50英寸以上等离子一直保持着成本领先的优势。由于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投资成本仅为液晶的三分之一,在50英寸以上的电视面板方面,等离子生产线更具有投资价值,生产出的等离子产品更具竞争力。
因此,与大尺寸等离子电视相比,能否保持液晶电视的价格优势将是夏普和索尼面临的一大挑战。
写在最后:索尼和夏普合作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对双方来说都是相得益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索尼夺取全球液晶电视霸主的野心。而夏普也以此为契机,重振液晶之父的威风。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夏普也是液晶电视的生产厂商,索尼和夏普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存在微妙的关系。能否把握住机会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热文推荐:
本文导航
- 第3页:索尼与夏普合作十代线意欲何为
- 第4页:索尼和夏普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