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索尼爱立信为什么要转型
1、市场因素:
(1) 利润下跌,中国市场占有率落后于联想,产品亟待创新转型
据索尼爱立信2007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在9%上下。以下是索尼爱立信与其他主流厂商在第二季度的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份额分布对比状况。
(图)2007年第二季度全球与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分布状况
下表是索尼爱立信手机全球市场出货量状况。
项 目 | 2006年Q2 | 2007年Q1 | 2007年Q2 |
出货量(百万) | 15.7 | 21.8 | 24.9 |
销售额(百万欧元) | 2271 | 2925 | 3112 |
毛利率 | 28.50% | 30.30% | 29.60% |
营运利润(百万欧元) | 203 | 346 | 315 |
营运利润率 | 8.90% | 11.80% | 10.10% |
税前收入(百万欧元) | 211 | 362 | 327 |
净利润(百万欧元) | 143 | 254 | 220 |
平均售价(欧元) | 145 | 134 | 125 |
由上图与上表可见:一方面,虽然索尼爱立信在2007年第二季度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达到9%。但在毛利率、营运利润、营运利润率、净利润等方面均低于2007年第一季度,市场利润下滑较为明显。
另一方面,索尼爱立信在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并未取得太大突破,距离其所设定的在中国市场居于第三的目标还有差距。
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07年第二季度国内手机销售总量达3485万部,其中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位居前三甲,市场份额分别是:29.5%、18.5%、10.8%。国产厂商联想超过索尼爱立信位居第四,市场份额达到6.7%,而索尼爱立信仅为5.5%。且与市场第三的三星相比,索尼爱立信与其仍悬殊了5.3个百分点。
从这一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来看,索尼爱立信的人士变动便显得有理有据。而产品的转型以带动市场提升,则成为必然。
(2) 索尼爱立信智能手机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前景广阔,据成立不久的Symbian中国公司预测,到2008年,智能手机全球年销量将达2亿部,无论智能手机厂商还是手机操作系统厂商都将迎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但是索尼爱立信在Symbian阵营“蛋糕过小”。而在Symbian阵营当中,诺基亚占据绝大的份额,因而,即使市场销量巨大,但是很大程度上归属于诺基亚,索尼爱立信很难分较大的一块蛋糕。
从这一分析来看,为实现市场目标,索尼爱立信开始走向转型,而这也就不难解释索尼爱立信为何选择微软的操作系统,并定下百万ODM大单。此外,在产品方面,索尼爱立信也需要突破困境。以下ZDC从产品的角度进行分析。
- 第1页:前言
- 第2页:市场利润下滑因素
- 第3页:产品线失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