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ZDC认为国产手机厂商研发力量薄弱,掌控Android的能力有限
智能手机时代,内容为王。系统可扩展性强、可利用的第三方软件资源丰富,再加上个性、独特的外观设计,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智能手机之路。
从目前中国市场上Android手机外观设计来看,最典型的当属摩托罗拉,其工业设计水平堪称一流,后空翻、页面形、触摸屏+全键盘,还有几天前刚刚推出的延续经典的“明”+触摸屏设计。
ZDC认为,目前国产手机厂商薄弱的研发能力是其掌控Android的最大软肋。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很大程度上与其技术、研发能力平衡,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而从目前来看,国产手机厂商前几年的发展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及技术含量,畸形市场比拼后,并没有形成深厚的技术积淀,对手机新功能、新技术的敏感度不够。
当下,手机功能的开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拼合,而是通过技术应用方案的整合来实现功能应用的便利性和兼容性。自身内功修炼不足,在众多国际厂商拼争的Android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又凭借什么占据一席之地?
第三,联发科Android解决方案,对国产厂商来说,是面包更是毒药
2010年7月12日,中国“山寨手机之父”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发科,MTK)正式加入谷歌发起的“开放手机联盟”(OHA),欲打造联发科“专属的Android智能型手机解决方案”。
联发科此举意图明显,就是将其此前在山寨手机上大获成功的“手机解决方案”复制到Android智能手机上去,创造一个“MTK式Android智能手机解决方案”。此方案一旦问市,必然会成为多数国产手机厂商的首选。
ZDC认为,此方案虽然能大幅降低手机厂商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门槛以及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但长远看来,这种高集成度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对于投靠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使用这套方案,手机厂商只需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就能出成品,自己发挥的余地并不大。如此一来,技术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无从谈起。
届时市场上充斥的产品也将是同质化严重、没有任何个性特征的产品,最后的市场竞争也必将沦为纯粹的价格战。核心技术的缺乏将使国产手机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ZDC认为,喂到嘴边的现成的东西,或许能充饥,但不一定能增强营养,严重时候是副毒药也说不准。
- 第1页:国产Android手机用户关注度低
- 第2页:国产手机厂商研发能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