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3G市场概述
2009年1月7日,经过多年的等待,中国3G牌照终于正式发放。中国出现了与世界其他3G国家不同的制式使用局面,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各获得一张牌照,三种3G制式并存。2009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随着中国联通WCDMA标准的试商用,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5月17日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新增483万3G移动电话用户,至此,中国3G用户累计达到1808万。这个数字相对于7.2亿的2G手机用户,实属冰山一角。
不过这同时说明,尽管中国3G姗姗来迟,但可以预见的是,3G网络的到来将激发出一个巨大的市场,7亿多的手机用户将成为3G市场最大的支撑力量。这一市场提供的服务及应用较2G更加多样、更加丰富。
3G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意味着这个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拼争,对中国3G未来的运营及影响可以说是根本性的。经过一年的发展,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态势如何?中国移动重新上演一家独大?还是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3G用户又有哪些体会及现身说法?他们对中国3G是否充满信心?在3G契机下,手机市场格局出现洗牌的可能性有多大?随着3G市场的全面运营,上述问题一直在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在2010年5.17电信日来临之际,对走在潮流前沿的中国IT网民的3G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或许能够得到上述部分问题的答案。不过,3G对于中国来说,毕竟是新生事物,未来仍存在很多难以预知的变数。
调查问卷在ZOL首页挂出,5月12日至5月19日共回收问卷2643份,通过对IP、用户名等信息的筛选,共得有效问卷2604份,问卷有效率为98.5%。
本次调查报告通过对中国3G业务用户、3G手机用户(只用3G手机但未使用3G业务)、非3G手机用户这三类用户群体对3G的看法的分析,来展现经过一年的运营中国3G的发展现状及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态势。
二、报告主要观点
3G手机用户:
•国际大品牌的3G手机是中国3G用户的首选,仅诺基亚、三星两大品牌就占据57.1%的使用比例;国产手机厂商仍然命悬3G,用户使用比例与国外品牌相比,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3G手机用户的手机价格集中在1000-2000元、2001-3000元两个价格段,其中2001-3000元中高端价格区间手机占据了33.5%的使用比例;
•从3G手机用户获取3G手机信息的渠道来看,手机类网站/门户网站的手机频道成为这一群体获得3G手机/3G业务的主渠道,一半左右用户采取这种渠道获取所需信息;运营商的营业厅/官网及手机专营店是第二大渠道,用户选择比例接近;国美、苏宁等卖场、数码电子产品卖场是第三大渠道;
•高速无线上网是用户使用3G业务的主要原因,超过七成用户因为此才选择使用3G手机;
•目前使用3G手机的用户中仅有67.4%的正在使用3G业务,三分之一3G手机用户并未使用3G业务;
•目前使用3G业务的用户中,一半使用的是中国联通WCDMA业务,另外还有三成选择的中国移动TD-SCDMA业务,15.1%使用的是中国电信3G业务;
•用户选择中国移动TD-SCDMA 3G业务的主要原因是:2G就是用的移动的,这是中国移动携号转网政策的带来的结果。
•用户对目前所使用的3G资费评价:三大运营商用户中,均有超过四成的用户认为通话资费、上网资费都有点偏高;
•三大运营商中,中国电信的用户忠诚度相对较高,一半用户表示不会离网;
•手机上网是3G用户最经常使用的业务,使用比例接近六成;
•3G用户对使用手机上网的网速评价较高,近六成用户的感受为网速流畅、打开网页快;
•“3G改变生活”的调查结果显示:3G对用户生活的改变并不明显,仅有25.3%用户表示3G对其生活改变明显;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能否使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网;
非3G手机用户
•3G资费高仍是制约2G手机用户向3G过渡的主要障碍;
•在3G手机及3G业务的了解意向上,情况较为乐观,近六成用户表示有购买3G手机的打算;75.7%的用户表示有了解3G业务的打算;
•在运营商的选择上,中国移动凸显优势,有53.3%的用户表示打算选择;其次为中国联通,打算选择的比例为34.8%;
•打算选择中国移动的用户表示最主要原因是2G用的移动,选联通的用户原因集中在技术成熟方面,选中国电信的用户则是因为资费较低。
三、调查报告
(一)3G手机用户——上网群体中使用3G手机的比例较高
(图)参与调查者使用3G手机的比例
根据娄部长发布的数据,中国目前1808万3G用户在全国7.2亿手机用户中仅占0.025%,平均40个手机用户中有一位3G用户。
而参与本次调查的手机网友中,58.4%的网友目前正在使用3G手机,另外四成用户仍然在使用2G手机。可见,经常上网的手机用户中,使用3G手机者的比例较高。
1、3G手机品牌分布——使用诺基亚、三星等国际品牌3G手机的用户比例大
调查结果显示:在58.4%的3G手机用户中,使用国际品牌的比例较大,仅使用诺基亚、三星两大品牌3G手机的比例就占到57.1%。
HTC、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大品牌的使用比例累计达到20.3%。国产品牌多普达、联想、华为、中兴等品牌的使用比例排在前十名,虽然不能与前五大品牌形成直接的对抗关系,但可以看到,国产手机品牌在3G手机用户中的影响力正在形成。酷派、天语、海尔、海信的使用者也占据累计4.2%的比例。
2、3G手机价格分布——2000元以上中高端、高端3G手机在3G用户中使用比例大,占一半以上
从调查结果来看,1000-2000元、2001-3000元两个价格段的3G手机为3G手机用户所集中拥有。其中使用2001-3000元中高端价格区间3G手机的比例为33.5%,3000元以上高端3G手机的使用比例则累计达到17.7%,
2009年为中国3G的导入期,3G终端数量少,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使用中高端3G手机的用户比例相对较大。ZDC认为,通过3G手机厂商及运营商的努力,中国3G终端的主流价格如果能够稳定在1000-2000元之间,那使用3G手机的用户比例将会大大提升。
3、3G手机信息获取渠道——网络是3G手机用户获取3G信息的主渠道
(图)参与调查的3G手机用户获取3G信息的渠道
参与调查的手机网友,通过手机类网站/门户类网站手机频道获取3G信息的比例最高,占据一半。通过运营商营业厅/官网与通过手机专营店获取3G信息的比例接近,在14%左右,通过国美、苏宁等卖场与数码电子产品卖场获取信息的比例也旗鼓相当,所占比例在7%左右。通过商场手机柜台获取3G信息的比例最低,不足3%。可见,对于IT网民来说,网络是其获取3G相关信息的主渠道。
4、使用3G手机的原因——3G新业务是用户使用3G手机的根本原因
在购买3G手机的原因选择上,六成用户表示是因为3G新业务吸引,其他原因的选择比例均较低。3G业务本身是用户尝试、选择3G手机的根本原因。
在最具吸引力的3G业务选择上,75.0%的用户选择的是高速无线上网,诸如视频通话、高速上传、下载、手机网游等业务的选择比例则非常低。可见,除了无线上网,3G手机用户对其他业务的兴趣并不大。而目前的3G,也尚未出现比无线上网更能吸引用户的杀手级应用。这是目前3G用户较少的根本原因。
5、使用3G业务的比例——67.4%的3G手机用户正在使用3G业务
(图)参与调查的3G手机用户使用3G业务的比例分布
ZDC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3G手机用户中,正在使用3G业务的比例为67.4%,仍有近三分之一3G手机用户未使用3G业务。这说明中国3G市场上,存在着3G手机使用与3G业务使用不相匹配的问题。ZDC认为这跟一部分3G手机用户使用水货3G手机有关。
(二)正在使用3G业务的3G手机用户
1、运营商选择——使用中国联通WCDMA业务的3G用户比例最大,超过一半
ZDC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3G业务用户在运营商的选择上,呈现中国联通稍具优势的格局。中国联通WCDMA业务的使用比例占据51.3%,成为用户最多的运营商;其次为使用中国移动TD-SCDMA者,所占比例为33.6%,中国电信CDMA2000业务的使用比例为15.1%。
2、选择原因——三大运营商的用户选择原因不尽相同
3G用户在选择不同的运营商的原因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46.5%的用户因为“2G就使用的这家运营商的、不想换号”而选择了中国移动的3G业务,使用中国电信业务的用户中有49.1%的因为资费较低而选择。
选择中国联通的用户原因相对分散,较为集中的两个原因是“3G机型多、技术成熟”。由此可见,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各有吸引用户的地方。
3、资费分布——中国移动3G用户,每月资费在百元以下的比例最大
(图)使用3G业务的用户每月资费分布
3G用户每月的资费分布状况如上图所示:使用中国移动TD-SCDMA业务的用户,近七成每月资费在百元以下,与其他两大运营商相比,比例最大。这跟中国移动的携号转网、话费可保持不变的政策有直接关系。
每月资费在150元以上的用户中使用中国电信业务的比例最大,为27.9%,较中国联通的17.2%、中国移动的13.5%高出不少。
从上网资费来看,中国电信用户每月上网资费在10元以下的比例最大,为19.6%,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用户每月上网资费10元以下的比例均在15%以下。
但从每月上网资费50元以上的比例来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用户比例均在30%以上,中国移动为16.8%,差异明显。
(图)使用3G业务的用户对所使用的资费水平评价
3G用户在对其所使用的3G资费水平评价时,不同运营商的用户评价也不尽相同。52.9%的中国电信用户认为通话资费、上网资费都偏高,中国联通用户认为两者都偏高的比例为41.9%,较中国电信低了11个百分点,中国移动有46.7%的用户认为两项资费都偏高。
认为通话、上网资费都还行,能接受的用户比例最大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认为上网资费偏高者比例最大的运营商是中国电信。认为通话资费偏高的运营商只有中国联通的用户,占10.1%的比例。
尽管认为通话资费、上网资费均偏高的用户比例以中国电信用户为最,但从3G用户的忠诚度来看,中国电信49.0%的3G用户明确表示并不会因为资费偏高而离网、放弃或改使用其他运营商3G业务。在三大运营商中,所占比例最大。中国移动3G用户中表示不会放弃使用的比例为34.8%。
5、3G业务使用——手机上网是3G用户最经常使用的业务
(图)使用3G业务的用户曾经使用过的3G业务排行
参与调查的3G用户曾经使用过的3G业务排行如上图:手机上网(浏览网页、新闻等)功能的使用比例最大,为64.6%;其次为QQ/MSN等即时聊天业务。这两项也是3G用户最经常使用的业务。
音乐、网游下载、手机导航、可视电话业务的使用比例分布在20%-50%之间、手机支付、CMMB移动电视业务的使用比例相对较低,均在20%以下。
6、手机上网用户对网速及信号的评价
(图)使用3G手机上网的用户对信号的评价
经常使用3G上网业务的用户对上网速度的评价如上图:认为网速快,打开网页流畅的比例占据近六成;认为网速一般,偶尔会卡的用户比例为39.6%;认为网速慢,不好的比例仅为3.3%。
这与对网络信号的评价格局基本一致。在对网络信号的评价方面,认为信号好、从未掉过线的用户比例达到了35.6%。评价的这种分布状况说明在3G用户数量为数不多的条件下,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体验感受还是不错的。
7、3G用户感受到的变化——变化尚不明显
(图)使用3G业务的用户生活改变情况
3G,改变生活,这是中国3G在宣传过程中一句响亮的口号。那3G用户的生活真的得到改变了吗?ZDC调查结果如上图:
认为自己生活被明显改变的比例为25.3%,占据四分之一;认为有一点儿变化,不是特别明显的用户所占比例最大,将近七成,这种选择说明目前3G为用户带来的变化还不是根本性的,这也是很多2G用户目前不选择向3G过渡的原因所在。
3G用户感觉到的最明显变化是能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网,选择比例超过七成,其次为下载速度更快的选择比例,所占比例为35.8%。
选择使用电脑上网时间明显减少的比例为29.9%,这说明随时随地的手机上网对使用电脑上网的时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选择视频通话拉近距离的比例也在30%左右,说明这项功能对用户的生活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购物、看移动电视、玩网游的选择比例相对较低。
1、3G认知情况——一半以上2G用户选择对3G比较了解,认知情况较乐观
(图)参与调查的非3G用户对3G的认知情况
非3G用户对3G的认知情况如上图:选择比较了解的比例占据一半以上,认知情况较为乐观。选择听说过,有一点了解的比例为38.3%。ZDC认为,这是三大运营商在2009年大力宣传的结果。
2、不使用3G手机原因——资费高仍为3G用户扩大的最大制约因素
(图)参与调查的非3G用户不使用3G手机的原因
从广大2G手机用户不选择3G的原因来看,资费高仍是其加入3G行列的最大制约因素,选择比例高达41.4%。
因为目前2G业务能满足需求而不使用3G的用户比例为16.0%,与打算等技术成熟了、信号好了再说者的比例接近。因为3G手机价格高而不选3G的用户比例为10.5%。其他原因的选择比例较低,在10%以下。
3、购买3G手机的打算——六成2G用户有购买3G手机的打算,其中七成以上选择国际品牌
ZDC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非3G手机用户中,有购买3G手机打算的用户比例为59.5%,接近六成,品牌选择的调查结果显示,74.7%的对3G手机有购买打算的用户将会选择国际品牌。这意味着国产3G手机厂商仍需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否则3G将不可能成为国产手机厂商的救命稻草。
4、了解3G业务的意向——非3G用户了解3G业务的愿望强烈
(图)参与调查的非3G用户中打算了解3G业务的比例分布
如以上两图:参与调查的非3G用户中75.7%的用户有了解3G业务的打算,这说明在3G成为趋势的环境下,2G手机用户对使用3G有较强的欲望。
在运营商的选择上,53.3%的用户表示会选择中国移动,34.8%的选择中国联通。
从原因来看,60.0%的2G用户调查者因为“2G就用的中国移动”而在3G时仍旧选择中国移动,ZDC认为这与中国移动庞大的2G用户基数有关。
因为技术成熟而选择中国联通的非3G用户比例为50.9%,另外因为3G机型多而选中国联通的用户比例为19.3%,可见,技术成熟、可选机型多是中国联通的最大优势,而成熟的技术带来的良好的体验也是用户所注重的。
(图)参与调查的3G用户与非3G用户年龄对比
(图)参与调查的3G用户与非3G用户学历对比
(图)参与调查的3G用户与非3G用户身份对比
ZDC申明:
ZDC报告中的“品牌关注度排行”和“产品关注度排行”是通过分析ZOL专业IT网 站包括新浪、搜狐、腾讯、网易、淘宝在内的79家网络媒体和ZOL全国85家分站的用户上网行为,统计各品牌及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有 效点击率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排行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网站用户对某品牌或某产品的点击关注程度,厂商或经销商可参照数据对其销售情况 进行参考和预测,但不能与其销售情况完全等同。如有其他建议或意见,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