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3G广告提升了大众对3G概念的认知度。
2008年4月,中国移动率先开始了TD-SCDMA的试商用步伐,但当时的宣传主要侧重于对TD-SCDMA的介绍,并未提及3G。即使到了2008年12月,中国电信推出由邓超代言的“天翼”广告片时,也没有对3G做出诠释,仅以一句“天翼,你值得期待”,让大家知道了“天翼”。“3G”大规模冲击大众的感官,还是从2009年春节过后,4月,适逢中国电信开始在全国120个城市试商用,全新版本的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同时启用。3G开始被大肆宣扬。之后,中国移动水墨画风格的“G3”也开始全面引领大众眼球。5月,中国联通不知所云的“沃、WO”开始遍地开花。
ZDC5月发布的3G使用意向调研报告显示,尽管3G在中国属于新生事物,但大众对3G呈现出了很高的认知度。
如上图所示,未听说过3G的网友仅占1%,听说过但不了解的网友占26.5%,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网友比例累计达到72.6%,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网友对3G有较高的认知度。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三大运营商狂轰滥炸式的3G广告,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获知渠道。
第二、广告提升了大众对3G服务的认知度。
仍然回到这些广告上来对比,相对来看,中国电信在三大运营商中,属于实力最弱的,但中国电信深谙中国古话“笨鸟先飞”的道理,在4月最早推出了让观众感知清晰的第二版3G广告宣传片,请微软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网易CEO丁磊及MSN中国区CEO庄毅礼为3G做现身说法,宣传片自始至终传递出了浓郁的互联网气息。观众一看就知道,3G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中国移动前期的宣传片将宣传重点放在了视频通话上,后来又转移到了G3上网本方面。中国联通第一版“精彩在沃”及后来的“创新改变世界”的宣传片感觉并未对3G服务做出什么解读,没有传递出实质性的3G信息。但总体来看,这些风格各异、传递不同信息的宣传片都为3G服务的推广做出了贡献。这一点在ZDC5月份的相关调查中,也有体现,如下图所示。
调查显示,网友对3G服务中视频通话的认知度最高,达95.1%,这恐怕跟中国移动前期对视频通话不遗余力的宣传不无关系。其次是无线上网和收发邮件的服务,网友认知度均在80%以上。网友对其他各项服务的认知度也都在70%以上。可见,广告广而告之的作用还是不可缺少的。
- 第1页:引言:3G广告遍地开花
- 第2页:3G广告提升了大众对3G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