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面板涨价 液晶电视低价风暴能否继续?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09-05-21 06:29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陈晶晶 | 责编:李雪艳     评论

引言:

    自2008年11月至今,国产液晶电视厂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低价风暴,不仅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改变了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市场地位,国产品牌以六成多的市场份额占据明显领先优势。

    当前,国产厂商和消费者仍旧受惠于这股低价浪潮,而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使国产厂商面临新的抉择、新的考验:继续降价、涨价,亦或是其他。为此,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在本文中将与消费者一同探讨这个问题。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液晶电视涨价的理由

    液晶电视降价的理由

    厂商究竟会怎么做?

●液晶电视涨价的理由:

    面板涨价,成本提高


面板涨价 液晶电视低价风暴能否继续?
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

    2009年第一季度,受国产低价风暴以及“家电下乡”的影响,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并未出现低迷状态,再加上2008年底面板供应商的减产,液晶电视面板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09年低端32英寸液晶面板的售价一路攀升,5月较1月共上涨了20美元。中端32英寸液晶面板从3月末开始涨价,5月较3月上涨11美元。高端32英寸液晶电视近三个月来也有11美元的涨幅。

    售价原本一路下跌的37英寸液晶电视在5月突然有了3-5美元的涨幅。42英寸中低端液晶面板的售价在5月也出现回调之势。只有46英寸液晶面板当前还未出现涨价的实质行动,但是估计也在酝酿之中了。

    无论面板厂商还是整机厂商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作为液晶电视最重要的原材料——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必然促使整机成本的提升,从而给液晶电视整机施加了涨价的压力。

    价格太低,品牌价值受损

    虽然消费者都希望买到便宜划算的液晶电视产品,但是内心中“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根深蒂固。再加上合资品牌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宣传推广上的高端攻势,使得消费者普遍认为合资品牌比国产品牌在品质和性能方面更加出众。

    在不具备液晶面板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消费者不仅很难信服国产品牌通过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有效的控制了成本,反而更愿意相信国产品牌降低了产品的档次,甚至是偷工减料。价格越低,质疑声音越强。不可否认,过低的价格容易对品牌价值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有时候在品牌价值的映衬下,昂贵的价格反而使消费者对产品刮目相看。卖场中,夏普液晶电视的价格偏高,但是购买者众多,不逊于国产低价液晶电视。

    适当调整,为下次降价做准备

    除非液晶电视的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新产品快速淘汰着老款产品,不然哪个厂商也受不了长时间的持续降价,而且消费者还容易产生一种观望心理,等待更低价格的出现,从而不断推迟购买计划。只有善于把握消费者心理,有张有弛,价格有升又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降价促销的作用。适当的调涨价格还可以使下次降价促销的幅度更大,诱惑力更强。

    虽然液晶电视有涨价的理由,但是也有降价的必要,请见下页“液晶电视降价的理由”

1 2 3 下一页
数据不准,我要投诉
版权说明:该文章由中关村在线ZDC调研中心版权所有,未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摘录。 zdc加关注
频道热词:touch4  黑莓论坛  Apple手机  
视觉焦点
创维 32L01HM
    调研中心热点评论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平板电视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