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可谓精彩纷呈,LCD加速替代CRT与宽屏普及,推动市场高速发展。19英寸宽屏继17英寸普屏之后,成为液晶显示器市场第二个主流尺寸。在22英寸宽屏加紧市场渗透、趋近主流之时,24英寸宽屏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开始积极的市场导入过程。
由于19宽的强势和24宽的进逼,22英寸宽屏处于被围追堵截的境地之中,市场中出现质疑22宽发展前景的声音。在分析研究中国市场宽屏液晶显示器发展历程之后,互联网IT产品消费调研中心ZDC认为,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在2007年下半年将稳定增长,至2007年底22英寸宽屏将成为液晶显示器市场第三个主流尺寸。
一、中国市场宽屏液晶显示器发展回顾
1、宽屏液晶显示器发展回顾
液晶显示器在中国市场普及的历史并不长。历史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液晶显示器在中国显示器市场的占有率不足1%。2001年开始液晶显示器在中国市场取得爆发式增长,至2005年普及率超过50%。
经历价格由近万元跌至一两千元、尺寸由15英寸至19英寸的变迁之后,液晶显示器市场初步成熟,出现第一个发展瓶颈,需要开拓新的竞争领域和增长点。2005年末,宽屏液晶显示器被隆重推入市场。
在2005年,宽屏已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宽屏液晶显示器已应用于笔记本电脑。近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TCL电脑是中国宽屏液晶显示器发展的先驱者之一。2003年,在Intel发布迅驰技术之后,TCL紧跟着推出了数款基于该平台的TCL王牌笔记本电脑,其中 TCL L9100即采用了15.2英寸长宽比为15:10的宽屏液晶显示屏。至2004年,宽屏已成为笔记本市场主流。
另,早在2004年上半年,TCL率先出国内首款宽屏家用台式液晶PC,型号K3650,采用了15.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领风气之先,但在当时市场并未得到足够重视。2005年6月,TCL推出配备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采用Intel 64位处理器的台式电脑。
2005年末,各大PC厂商见市场酝酿成熟,纷纷推出宽屏液晶显示器产品,市场反应热烈。由于19英寸宽屏产品销售之旺盛远远超出厂商预期,一度出现因供货不足导致脱销的情况。
2006年,显示器业界称之为“宽屏元年”,宽屏概念深入人心,宽屏产品加速市场渗透。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价格迅速下降,契入17英寸普屏与19英寸普屏液晶产品之间的市场空隙,因可视面积大于17英寸普屏而价格低于19英寸普屏而大受消费者欢迎。
2007年上半年,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成为PC装机标准配置,19英寸宽屏亦成为液晶显示器市场第二个主流尺寸。2007年因此被称之为“宽屏普及年”。
2、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发展简要回顾
22英寸宽屏推出较晚。19英寸宽屏液晶出人意料的热卖,加速了22英寸宽屏的诞生。2006年4月台湾面板厂商奇美电子宣布推出22英寸宽屏液晶面板,三星、LG-飞利浦、友达光电等面板大厂随即跟进,推出自己的22英寸宽屏产品。
2006年6月,宏碁抢先推出中国市场第一款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Acer AL2216Wbd。2006年7月,三星推出自己的22宽产品——三星225BW;8月,优派推出了优派VX2235wm,加入22宽市场争夺。之后,各大显示器厂商陆续加入战团,22宽阵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