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热点推荐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07-07-20 06:29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褚运超 | 责编:李雪艳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概述

一、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概述

    市场:涨价风潮难抑快速增长势头,宽屏已成主流

    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市场在2006年高速增长基础上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伴随着液晶显示器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迅速侵蚀CRT显示器市场份额。各大PC显示器厂商逐渐放弃CRT生产,将工作重心转到液晶显示器业务。

    盘点2007年上半年液显市场发展,两个热点事件引人关注并且影响深远:涨价风潮、宽屏普及。

    液晶显示器市场是在价格一路下冲势头之下进入2007年的,而2007年第一季度,市场价格延续了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到了第二季度,市场价格风向突变,由于液晶面板在2007年3月掀起涨价风潮,4月其影响波及到液晶显示器产品,17英寸普屏、19英寸普屏与宽屏液晶显示器价格纷纷上涨。

    与此同时,由于20、22英寸宽屏面板价格相对稳定,厂商趁机大力推广20、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加速了大尺寸宽屏产品的普及。至6月,市场价格在高位平稳运行。此番涨价风潮中,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大尺寸宽屏产品能够趁机推进,令厂商与消费者取得双赢。

    宽屏普及方面,自2006年各大厂商与经销商齐心协力推广宽屏液晶显示器以来,宽屏产品市场表现之好令人吃惊。在2007年上半年,宽屏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PC市场的标配,19英寸宽屏成为当仁不让的主流产品,22英寸宽屏的市场热度也持续升温。以上半年的市场表现,2007年堪称宽屏普及年。

    品牌:多国品牌混战,中韩品牌较劲

    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经过多年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市场基本由为数不多的大厂商把持,品牌竞争非常激烈。虽然都受到面板涨价风潮的冲击,但各大品牌都因采取了积极应对策略而未受太大影响。

    当今世界液晶产业主要集中于东亚,中韩两国品牌竞争的热度因此更高。韩国品牌在上游资源与核心技术上占有优势,中国品牌在迅速提高技术水准的同时,其成本控制水平更佳,因此常常能以价廉物美取胜。

    从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市场来看,中外品牌的竞争处于胶着状态,尽管国外品牌在关注度上占据上风,但从出货量来看,中外品牌难分伯仲。

    尺寸:大尺寸宽屏成为市场焦点,22英寸宽屏迅速推进

    消费者对更大可视面积和更佳显示效果的追求,推动液晶显示器向大尺寸推进。消费者在更佳比例之下欣赏高清视频的需求,随着宽屏产品的推出而得到满足。

    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在2006年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并在2007年上半年正式成为主流产品。但是,由于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存在面板成本较高的问题,面板厂商与液晶显示器厂商都倾向于更大尺寸的宽屏产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19英寸宽屏液显存在着1440×900分辨率在纵向显示方面的不足。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在面板成本和显示效果两方面都优于19宽,加之22宽具备的1680×1050分辨率与16:10的显示比例非常符合vista系统显示要求。在厂商、消费者、vista效应三股力量驱动之下,22宽的关注度和市场份额在2007年上半年稳定增长。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市场品牌结构分析

二、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结构分析

    (一) 品牌结构

    ZDC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关注表现出三大特征:

    其一,领先品牌关注度集中。三大领先品牌关注比例合计达54.85%,割据大半个市场。

    其二,其他品牌关注度分散。在调查的30多家品牌中,只有三星LG两家品牌的关注比例超过10%,其他品牌中除五家品牌的关注比例在7%-9%之间外,都低于3%。

    其三,韩国品牌有垄断之势。韩国两家品牌三星和LG显示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两家的关注比例合计高达45.09%,近似等于其身后八家品牌的关注比例总和(46.56%)。下图为2007年上半年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五大液晶显示器品牌。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1) 2007年上半年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五大液晶显示器品牌

    韩国品牌三星以32.82%的关注比例成为2007年上半年度最受用户关注的液晶显示器品牌。三星获得整体市场近三分之一的关注度,是其整体品牌影响力的表现。三星在消费电子、家电等诸多领域全面出击并获得较大成绩,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品牌形象,从而为三星品牌及旗下各种产品带来较高关注度。而液显产业作为三星的主营业务之一,在资本、技术、产品、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获得大量资源的投入,加上三星在中国大力推行本土化生产、营销策略,使三星显示器在关注度和出货量两方面都取得成功。

    位居关注排行榜第二位的是另一韩国品牌LG,其获得了12.28%的关注比例。LG在消费电子和家电领域以产品技术先进、品质优良著称,因此得以赢得半年度排行亚军。但LG在中国市场业务领域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本土化程度上稍微逊色,这是它屈居三星之后的原因。

    冠捷名列第三名,以9.75%的关注比例取得2007年上半年度ZDC品牌关注排行的季军。冠捷以AOC品牌专注于显示器和平板电视业务,虽然因此在整体品牌影响力上落后于三星和LG,但其液晶显示器出货量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上半年冠捷以AOC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显示器195万台,堪与三星并驾齐驱。

    长城飞利浦分别以8.54%和8.26%的关注比例列排行榜的第四位和第五位。从品牌宣传策略和品牌营销角度看,长城品牌显得有些低调,但其在计算机核心零部件、计算机整机制造、软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多年深耕打下良好的市场基础。2007年6月长城电脑宣布收购冠捷科技10.27%的股权,两大品牌联手,前景可观。荷兰品牌飞利浦以微弱差距排在长城之后,作为国际知名大品牌,飞利浦在中高端液晶显示器市场享有声誉,使其得以名列TOP5之内。

    明基优派分别以7.66%和7.49%的关注比例位居第六位和第七位。作为一个2001年12月诞生的年轻品牌,凭借其电脑外设产品业务的雄厚实力和口碑,加上旗下拥有世界第三大面板工厂友达光电的支撑,明基在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份额名列六强,在2007年上年度ZDC品牌关注榜列第六位,可谓实至名归。优派是品牌运营的成功代表,在2007年以“更宽、更大、更靓”的精神全面推广大尺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其产品的领先和时尚吸引了较多消费者关注。

    消费者关注比例在2%-3%之间的品牌有宏碁、戴尔美格,占据关注排名的第八至十位。专业液晶显示器品牌EIZO以1.13%的关注比例排名第十一位。玛雅、索尼、华硕NEC等品牌关注比例较低,分别排名第十二至十五位。

    整体来看,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品牌关注格局非常稳定,由于市场成熟度较高,竞争格局亦相对固定,各大品牌基本保持了各自市场地位。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产品结构分析——屏幕尺寸

    (二) 产品结构

    1、尺寸结构

    据ZDC统计,目前中国液显显示器市场的产品尺寸从15英寸到46英寸有二十多种,其中消费者关注主要集中在19英寸宽屏、17英寸普屏、19英寸普屏、22英寸宽屏。下图为2007年上半年不同尺寸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分布。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2) 2007年上半年不同尺寸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分布

    从上图统计数据可见,2007年上半年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获得的关注度最高,占据整体市场的39.72%。其次为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达到23.77%。排第三的是19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其关注比例为14.48%。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以9.72%的关注比例列第四位。

    四种尺寸产品关注比例合计占整个市场的87.69%,显而易见在2007年上半年消费者的关注高度集中于这四种尺寸产品。20英寸宽屏与17英寸宽屏分别获得4.47%、3.34%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五和第六位。

    分析各尺寸液晶显示器的关注比例分布结构,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其一,19英寸宽屏与17英寸普屏产品是液显市场的主流产品,19英寸普屏与22英寸宽屏产品处于市场主流的边缘。

    其二,从关注比例统计看,仅只四种宽屏产品(19"W、22"W、20"W、17"W)的关注合计即达到57.25%,超过市场半数,说明消费者对宽屏的关注已经超过普屏,但由于宽屏推广的时间尚短,消费者对普屏液晶的认可度很高,因此宽屏对普屏并未取得压倒性优势。

    其三,20英寸宽屏与17英寸宽屏被边缘化,但两产品的发展前景不同。20英寸宽屏被边缘化主要是由于19英寸宽屏产品的强势挤压,但随着消费者对大尺寸宽屏产品需求的增长以及20宽产品价格的下降,20宽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关注都极有可能增长。17英寸宽屏被边缘化是由于它作为过渡产品已经完成历史使命,正在逐渐退出市场。

    从主流尺寸关注比例走势看,由于受到面板涨价风潮影响,各尺寸产品的关注比例在2007年上半年波动较大。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走势。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3) 2007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走势

    2007年1月至6月期间,消费者对19英寸宽屏产品的关注度一降再降,从1月的44.65%降至6月的36.64%,仅在4月稍有反弹,总降幅达8.01个百分点。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在3月有约6个百分点的增长,但随即下降,至6月降至21.46%,与1月相比,微降0.66个百分点。

    19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关注比例在上半年前升后降,但总体走势比较平稳,6月与1月相比,关注比例微涨0.43个百分点。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除在3月微降之外,总体走势是稳步上升,并在6月升至14.17%,与1月相比增长5.93个百分点,并且超过19英寸普屏产品的关注比例。

    分析四种主流尺寸产品的关注比例走势,可见在2007年上半年液显市场,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是成长最快的产品。这一点符合显示器市场追求更大尺寸、更佳显示效果、全面支持Vista操作系统的潮流。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产品结构分析——价格

    2、 价格段分布

    2007年上半年,价格在1400~2000元这一区间的液晶显示器最受消费者关注,该价格区间产品的关注比例合计达71.2%。此外,14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以及2000~3500元的中高端产品也获得较多的消费者关注。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不同价格段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分布。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4) 2007年上半年不同价格段液晶显示器关注比例分布

    上图数据显示,1600~1800元液晶显示器最受消费者关注,36.5%的消费者将目光投向这个价格区间,超过整体市场关注度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在这一价格区间,集中了19英寸宽屏与普屏液晶显示器的主流产品、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中高端产品。此外,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部分低端产品也落在这个价格区间。三星LG飞利浦明基等品牌的经典产品如三星 940BW、LG L194WT、飞利浦 190CW7、明基 FP92W等都集中于这个价格区间。

    1400~1600元区间的液晶显示器获得第二多的消费者关注,关注比例达20.9%。在这个价格区间,集中了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主流产品、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低端产品。由于19英寸宽屏和17英寸普屏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两种尺寸,因此1400~1600元价格区间能够获得整体市场五分之一的关注度。

    1800~2000元价格段的液晶显示器获得13.8%的关注比例。该价格区间的产品类型非常丰富,汇聚了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高端产品、19英寸普屏与宽屏液晶显示器中高端产品、20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主流产品、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低端产品。消费者在这个价格段拥有非常多的选择,对各种主流尺寸产品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

    1400元以下的产品得到11.0%的关注比例,说明低价格的产品永远受消费者欢迎。在这个价格段,集中了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中低端产品、15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主流产品。预算有限的办公用户和入门级的个体消费者的需求,完全可以由价格在1400元以下的产品来满足。

    2000~2500元价格段产品的关注度列第五位。这个价格区间聚集的是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高端产品、19英寸英寸普屏与宽屏液晶显示器中高端产品、20英寸宽屏中高端产品和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主流产品。

    2500~3500元价格区间主要是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中高端产品,获得6.5%的关注比例。35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曲高和寡,只得到3.2%的关注比例。

    据ZDC统计数据,2007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共有34款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其中有4款价格在1800~2000元区间,14款价格在2000~2500元区间,15款在2500~3500元区间,1款价格高于3500元。可见,消费者关注上升最快的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在2007年上半年其价格基本在2000~3500元之间。相对较高的价格,是22宽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的主要障碍。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三) 区域结构

    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市场的消费者关注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华南、华北、华东地区的关注比例都在20%以上,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关注比例比较低,都在10%以下。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区域市场关注比例分布。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5) 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区域市场关注比例分布

    中国IT市场的发育、IT产品消费状况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密切联系,具体到液晶显示器消费亦是如此。根据ZDC对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消费者关注状况的调查和统计,华南地区以22.9%的关注比例成为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区域;华北地区排第二位,其获得的关注比例达21.2%;华东地区获得20.5%的关注比例,位居第三。

    与前三个地区相比,华中地区的差距较大,只占整体市场关注度的12.8%。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关注比例更低,都在10%以下,分别为9.0%、7.2%、6.4%。

    华南、华北、华东三地区的关注比例都高于20%,并且三者之间差距很小。其中原因,ZDC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IT产品消费将成为各地区居民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虽然消费档次有高低之分,但消费的普及程度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华南、华北、华东三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已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上,因此,三个地区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关注度才呈现在高比例基础上相互接近的格局。

    以上面原理反推,东北、西南、西北三地区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关注度之如此低,是由于三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收入尚未达到全面启动IT产品消费的水平。当然,用户对IT产品的关注程度还受到厂商区域市场战略、销售渠道分布和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但ZDC认为,经济发展程度是否到达全面启动IT产品消费的水平是影响IT产品区域关注度的最重要的因素。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整体市场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三、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 整体市场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IT产品价格的基本走势是螺旋式下降,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虽然波动较大,但仍然遵循此规律。根据ZDC最新调研数据编制的2007年1~6月价格指数走势,6月份的价格指数较1月份下降了2个百分点。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6) 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从以上价格指数走势图可见,液晶显示器市场整体价格在2月小幅冲高,这一价格变动是由于厂商在春节期间推出大量新品所致,新品的价格和关注比例都较高,拉动价格指数上升。2月后价格指数猛冲下降,至4月落入谷底,比1月价格指数下降了7个百分点。受面板涨价风潮的影响,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在5月上升,尔后在6月价格指数下降至0.98。

    此番液晶面板涨价对液晶显示器市场的影响重大,19英寸宽屏和普屏显示器产品价格从4月开始纷纷上涨,到6月仍在高位运行。但从价格指数走势来看,面板涨价对液晶显示器整体市场价格的影响并不如公众想象的那么大,这一方面是因为液显厂商与渠道为保持其产品价格竞争力而吸纳了部分涨价压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此番面板涨价主要限于中小尺寸面板,大尺寸面板价格基本稳定甚至稳中有降,使得面板涨价对整体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减小。

    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7) 2007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由价格指数走势图可见,四种主流尺寸产品在2007年上半年总体都呈现下降趋势,但各产品价格的走势和降幅有所差别。相对来看,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的价格走势最平缓,1~5月其价格指数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至5月降到最低,在6月稍有上升,6月价格指数为0.9654,与1月相比下降3.46个百分点。

    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整体价格在1~4月迅速下降,至4月强劲反弹,至6月其价格指数为0.9588,与1月相比下降了4.12个百分点。

    19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整体价格在1~5月处于下降状态,在5月后反弹,6月的价格指数达到0.9296,与1月相比下降了7.04个百分点。

    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整体价格降幅最大,在1~5月间下降了18.58个百分点。5月后价格有所回升,在6月价格指数为0.8249,与1月相比下降了17.51个百分点。

    由于面板涨价风潮的影响,四种主力尺寸产品价格在第二季度都有所上涨,只是时间与涨幅有所不同。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下降之迅速,非常引人注目,显示了厂商推动22宽加速进入市场主流的意图和决心。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细分市场主流尺寸均价走势分析

    (二) 细分市场均价走势分析

    ZDC调研数据显示,19英寸宽屏、17英寸普屏、19英寸普屏、22英寸宽屏是中国市场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四类产品尺寸,对液晶显示器市场价格影响力最大。ZDC特着重对这四类尺寸产品价格走势以及关注度最高的前15家品牌的这四种尺寸产品均价进行分析。

    1、 主流尺寸均价走势分析

    2007年1月至6月四种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产品均价走势特征反映了同期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的两个热点事件——宽屏普及与面板涨价风潮。ZDC通过对市场上30多家液晶显示器品牌、近600款产品1~6月的价格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出2007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市场均价走势,请见下图。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8) 2007年上半年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市场均价走势

    2007年上半年,四种主流尺寸产品均价总走势都是下降,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在四类产品中最高;其二,受面板价格涨价的托举,四类产品均价在上半年都是先跌后涨,但与年初均价比较都是下跌;其三,17英寸、19英寸普屏和22英寸宽屏产品的均价都从年初开始走低,至5月到达谷底之后反弹,而19英寸宽屏年初开始走低至4月到谷底后即开始回升。

    统计显示,在2007年1月,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达到3050元,19英寸普屏产品均价为2146元,19英寸宽屏产品均价是1832元,17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均价1521元,是四类产品中最低。

    19英寸普屏产品均价高于19英寸宽屏,非常引人注目,造成这一价格落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在2006年全面投入市场后市场份额提升很快,大出货量使生产成本快速下降;其次,液显厂商和渠道力推宽屏产品,在2006年不断采用降价促销策略,使价格迅速下降;再次,19英寸普屏面板价格高于19英寸宽屏面板。

    从均价变动来看,在2007年第一季度,四类产品均价都持续走低。在第二季度,由于面板涨价效应影响,各类产品均价都有所反弹,但各尺寸产品6月均价都高于年初。以6月均价与1月均价相比,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下跌534元,19英寸普屏产品均价下跌151元,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下跌76元,17英寸普屏产品均价下降53元。半年时间内,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下跌500多元,在5月甚至跌破2500元大关,十分有利于市场渗透。

    与22英寸宽屏产品均价迅速下降相比,其他三种产品均价下跌走势显得比较平稳。受19英寸宽屏的竞争威胁,19英寸普屏液晶显示器价格下跌相对较多,但由于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受宽屏挤压不能扩大,且面板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不能以更强的价格攻势狙击19宽。

    19英寸宽屏与17英寸普屏的均价下跌均不足100元。17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仅仅下跌53元,这与其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及产品高度成熟有关。19英寸宽屏产品均价在4月跌至1701元,由于面板涨价的托举在6月反弹至1756元。之所以价格降幅远不如22英寸宽屏,亦不如19英寸普屏,是因为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在2007年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稳固的市场地位和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使有关厂商和经销商转向深耕市场、增强市场渗透,而不再经常使用代价巨大的大幅降价促销行动。

回到顶部阅读

上半年细分市场主流品牌均价对比分析

    2、主流品牌均价对比分析

    以下为ZDC根据最新调研数据,对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15家主流品牌旗下主流尺寸液晶显示器均价的对比分析。其中主流品牌,是通过分别统计2007年上半年中国液显市场四种主流尺寸产品品牌关注度,选取排名前15的品牌而得到。

     (1) 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上半年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均价是1756元。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9)  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华硕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为15家品牌中最高,达2072元。均价最低的是宏碁,为1530元。在2007年上半年液显市场上华硕有719款产品,其中五款价格18001900元,但由于另两款产品华硕PW191VW192G的分别在2700元、2100元左右,将华硕产品均价拉高。

    三星19宽产品均价1863元,LG19款均价为1778元,两大韩国品牌的均价都属较高之列。三星的819英寸宽屏显示器价格组合很丰富,价格低至1670元左右的三星940NW到高达3600元左右的940MW,以适应消费者不同档次的需求。LG只有319款产品,其中LG L194CWLG L194WT针对低端消费者,价格都不足1700元,而LG L196WTQ价格近2000元,主要面对中端用户。

    综观各品牌均价,大部分品牌包括飞利浦优派等均价都在15001700元区间,表明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价格水平已经向中低端靠拢,这符合其作为市场主流产品的地位。

    
 (2) 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市场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上半年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均价是2516元。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10) 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赛普特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均价在15家品牌中最高,达3069,原因是其推出的两款22款产品都瞄准中高端,价格在3000~3100元之间。长城旗下22宽产品均价最低,只有2004元。长城着眼于低端市场,旗下两款22宽产品L223和Z221价格都在2000元左右。

    三星22宽产品均价在15家品牌中是第二高,达到2875元。其旗下有3款22宽产品,三星225BW和226BW是成名已久的产品,价格分别在2500元、2800元左右,另一款产品是定位为家庭娱乐中心的新品三星225MS,价格高达3800元左右,将三星22宽产品均价大幅托高。

    观察15家品牌均价,层次分明:赛普特、三星、LG、优派、华硕、飞利浦6家品牌22宽产品均价都在2700元以上,其产品多定位于中高端;玛雅、戴尔明基美格瀚视奇、冠捷、宏碁、HKC、长城9家品牌22宽产品均价在2000~2500元之间,其产品多定位于中低端。

    虽然长城等品牌的均价已接近2000元,但三星、LG、飞利浦、优派等品牌22宽产品均价仍居高不下,说明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要进入市场主流,还需要进一步调低价格。

    (3) 17英寸液晶显示器市场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上半年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均价是1468元。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17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11) 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17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索尼走高端路线,其17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在15家品牌中最高,达1721元。方正则主打中低端市场,其产品均价最低,为1224元。

    由于17英寸液晶显示器是非常成熟的市场主流产品,其主力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不是太大。从15家品牌的均价对比可见,除索尼外,其他14家品牌的均价都落在12001600元的区间内。三星17英寸液显产品均价居第二高,为1580元,戴尔、优派紧随其后,均价分别为1566元、1544元。LG、飞利浦的均价列第五和第六位,分别为1495元、1482元。

    宏碁、冠捷、玛雅、明基四家品牌的17英寸液显产品均价非常接近,在均价对比榜上列第七至十位,其均价分别为1407元、1406元、1403元和1398元。

    长城显示器旗下的两个品牌长城与WESCOM均价分别为1364元、1360元,排名第十一和第十二位。尼索均价为1337元,排第十三位。美格以均价1293元排名第十四位。 

        (4) 19
英寸液晶显示器市场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上半年19英寸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均价是1995元。下图是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19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2007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分析报告
(图12) 2007年上半年主流品牌19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对比

    日本品牌Eizo的19英寸液晶显示器均价以10141元在15家品牌中排名第一。由于主要生产质精价高的专业液晶显示器,使得Eizo的市场均价高得比较突兀。玛雅均价最低,为1499元。

    除Eizo之外,均价在2000元以上的品牌有NEC、索尼、三星,其均价分别为2906元、2551元、2048元。NEC与索尼主要专注于中高端市场,因此均价较高,而三星则定位于中低端市场,故此其均价较低。

    均价在1900~2000元区间内的品牌有LG、飞利浦、宏碁、戴尔四家,其均价分别为1985元、1983元、1925元和1911元。LG主要经营中低端产品,飞利浦则中高低端产品俱全,宏碁采取与LG相似的产品策略,而戴尔以中端产品为主。

    1800~1900元价格区间内有美格、明基和冠捷三家品牌,其均价分别为1861元、1840元和1835元。长城以1783元的均价排在冠捷之后。优派与瀚视奇均价接近,为1703元和1702元。玛雅在市场上仅只一款报价1499元的玛雅V9,因此以最低均价排在末尾。

    综观品牌均价对比,可见19英寸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地位比较尴尬。在2007年上半年,相对于17英寸普屏、19英寸宽屏显示器的价格优势,以及19、20、22英寸宽屏显示器的宽屏显示优势,19英寸液晶显示器已处于市场定位的危机之中。

回到顶部阅读

下半年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四、2007年下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预测一: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巩固主流地位,威胁17英寸普屏

    2006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17英寸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占到56%,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以1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数据来源:DisplaySearch)。至2007年第一季度,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成为继17寸普屏之后的主流产品

    根据2007年上半年液晶显示器市场产品结构变化走势,ZDC认为2007年下半年中国消费者对宽屏的关注度会继续快速增长,而17、19英寸普屏产品的关注度将相应下降。此外,由于面板厂商和液晶显示器厂商都力推宽屏产品,宽屏液显价格不断下降、产品型号亦是迅速增加,不但刺激个体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推动越来越多的PC厂商在销售中捆绑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

    可预见,2007年下半年19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市场渗透率较之上半年会有较大增长,19宽的市场主流地位更加稳固。不但扩大的19宽需求,必将侵蚀17英寸普屏产品的市场份额。下半年19宽虽然还无法取代17英寸的霸主地位,但足以对其形成威胁。

    预测二: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越过临界点加入主流行列

    中国市场对大尺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多媒体视频电脑游戏以及Vista效应推动,导致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市场需求在2007年增长迅速。此外,由于22英寸宽屏面板成本不断下降使22宽液晶显示器价格快速下降成为可能。

    ZDC认为,至2007年第四季度,22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主流产品均价有望降至2000元左右。如能实现这一点,22英寸宽屏将2007年底成为液显市场第三个主流尺寸。

    预测三:采用TN面板的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崭露头角

    与22英寸宽屏相比,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可视面积更大、显示效果更佳。2007年上半年,厂商已流露出推广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兴趣,友达等面板厂商亦表示乐于推动24宽普及。

    由于目前市场上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主要使用昂贵的PVA、IPS、MVA面板,致使价格远远高于普通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值。采用成本低廉的TN面板成为快速降低24宽价格的有效途径。三星、冠捷、长城等厂商都已有推出基于TN面板的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计划。

    ZDC认为,2007年液晶显示器市场,在19宽稳居主流、22宽即将加入主流之际,市场需要新的兴奋点,厂商需要开拓新的增长点,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正是最佳选择。2007年下半年,主流厂商将纷纷推出基于TN面板的24英寸宽屏液晶显示器。至2007年底,24宽产品的均价必将跌破5000元,甚至降至4000元左右也是可乐观期待的。

    预测四:技术之争暂歇,产品比拼集中于尺寸和功能
   
    经过两年的开拓,宽屏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至2007年上半年,关于分辨率、响应时间、HDMI接口等技术概念的炒作和实质竞争已经基本停歇,LED背光源液晶的全面推广要等到2008年,因此,2007年下半年中国液晶显示器市场的技术竞争将相对平静,厂商的产品竞争战略将着力于尺寸和功能的比拼。

    鉴于普屏产品在市场中根深蒂固的地位,普屏与宽屏、宽屏中19、20、22英寸产品的竞争在2007年下半年将更加激烈。此外,由于大量宽屏产品的推出,产品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突出,2007年下半年各大厂商将在产品细分定位上投入更多资源,细分定位要求产品在功能上有亮点或独到之处。三星新推出定位为“家庭娱乐中心”的三星225MS即为产品功能细分定位的尝试。

频道热词:touch4  黑莓论坛  Apple手机  
视觉焦点
调研中心专项研究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液晶显示器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