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互联网公司正以极大的热情进入手机领域,2012年的中国手机市场由于这些企业的涉足显得异常的热闹。
2011年,小米科技推出了小米手机,阿里巴巴与天语合作了“阿里云”、“大黄蜂”,百度联合戴尔、长虹也打响了进军手机市场的战役。2012年, 奇虎360、盛大也分别通过合作和自推的方式加入进来。同时,这场战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腾讯、人人、新浪、网易的影子。中国手机市场形成了一股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势力。
(图) 互联网企业推手机 只是一场梦而已?
如今的手机市场是个令人欣喜、充满挑战而又变化迅猛的市场。而没有经验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不务正业”地杀入这个市场呢?他们的这场“手机”游戏到底能玩多久?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吹响了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市场的集结号。
工信部《移动终端白皮书(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1.1亿部,超过2011年之前中国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总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正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刚刚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而台式电脑网民数量则为3.80亿,手机成为了中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这两组数据折射出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的成长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互联网企业为什么会一窝蜂般的去做手机:抓用户,抓移动互联网用户。因为不论是桌面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流量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是命根子。
但有商机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就有能力进入手机领域。毕竟互联网企业与手机行业隔行如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