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效标识制度认知
2004年8月13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至此能效标识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而自2005年正式开展能效标识加贴以来,中国市场上的能效标识已经从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大家电贴到了电风扇、电磁炉、电饭煲等小家电。而平板电视的能效标准也有望在2010年内实施。
(图)您是否了解中国家电产品能效标识制度?
能效标识制度的意义在于强制、统一的标准对家电产品实施能源效率分级,使得消费者能够方便容易的了解产品的节能特性。能效标识制度已实施5年了,但调查显示,家电产品能效标识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宣传普及。
在本次调查中,仅有41.2%的被调查者很清楚家电能效标识的内容和含义,而有56.1%的被调查者仅仅是在家电产品机身上见到过能效标识,但对其具体含义并未留意过。还有2.7%的被调查者完全没有注意到能效标识。
中国能效标识以绿色为耗能低、节能的标识,红色为耗能高的标识。以现行的定频空调能效标识为例,能效等级分为5级,其中1级产品能效比为3.4,即指制冷量÷输入功率≥3.4;而5级产品为耗能最高的产品级别,能效比在2.6到2.8之间,意指相同的功率输入下制冷量最低,能效比不足2.6的产品则不能上市销售。
冰箱、洗衣机的能效标识也同样分为5级,1级最为节能。其中洗衣机的能效等级是综合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率来评定的,也就是说1级产品相对用电、用水量最为节省而洗净率最高。小家电中,电饭锅、电磁炉和电热水器能效标准分5级,而电风扇、燃气热水器等分为3级。
尽管具体级别和评定标准各自不同,但标识越靠上、等级越小的电器产品就越节能。
在本次调查中,被问及几级能效家电最省电的时候,有7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正确的答案。有14.6%的被调查者拿不准几级能效家电更省电,甚至有8.4%的被调查者选择相反的错误答案。
这也同样说明,国家在扩大能效标准制度实施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要兼顾对标准内容的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