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偏重于商用市场,消费类市场竞争能力缺乏
戴尔的不济表现一方面是受美国PC市场疲软影响,受经济衰退影响,美国PC销售出现下滑。另一方面,戴尔在产品线的建设上存在软肋,偏重于商用市场,而在消费类市场的竞争能力缺乏。
虽然戴尔从去年就开始进入消费PC市场,推出彩壳系列的笔记本。2008年,戴尔也再次推出面向消费市场的Studio系列产品。但是与惠普在消费笔记本市场定位于高端、时尚和主流的HDX、Pavilion、Presario三大系列产品相比,戴尔的消费产品一方面在市场策略缺乏系统的规划,另一方面,产品上缺乏丰富的细分产品,只有Inspiron和Studio两个系列,并且定位并不分明。
联想——如何加快Idea的推广、保持ThinkPad品牌正确的定位是难题
面对市场严峻的形式,联想2008年初启动消费PC品牌Idea,但是与在消费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惠普相比,联想在消费市场的竞争力稍显不足。同时,品牌的建设、推广和最终取得市场的认知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如何加快IdeaPad的推广是联想一大挑战。
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个人消费者取代企业市场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这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商用市场,因此联想对商用市场的ThinkPad和ThinkCenter降价以期提升销量,并弥补在消费市场的不足。为此,联想发动了几轮的价格战,使得市场中出现了接近3000元的ThinkPad和面向学生市场的ThinkPad。众所周知,之前ThinkPad是定位于高端的品牌,此次大打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换取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长期看,会对ThinkPad的品牌造成伤害。
惠普与联想ThinkPad的做法相反,则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商务笔记本系列EliteBook。同样是在高端商用市场,一个是在原有的高端定位上向下走,一个则是推出新的品牌往上冲。EliteBook是否会对ThinkPad产生冲击?EliteBook是否会在高端商用市场取代ThinkPad的位置?所以如何保持ThinkPad品牌正确的定位对于联想是难题。
写在最后:
从PC四强的争夺战来看,在全球PC市场进入“寒冬”之际,惠普仍可高枕无忧,毕竟与第二名戴尔之间的差距有近6个百分点。戴尔和联想的前进道路充满坎坷,在宏碁紧追不舍之下,戴尔全球PC市场第二的位置将会受到威胁,而联想仅一位数的市场份额和过低的增长速度,也会为其前进的步伐增加难度。
PC厂商激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产品和市场策略的较量,并最终影响到PC市场的格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机遇也有挑战,谁能笑到最后?还有待市场的验证。
- 第3页:解读PC四强的两喜:惠普、宏碁
- 第4页:解读PC四强的两忧:戴尔、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