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放缓,也使得传统的PC行业受到冲击,各大PC厂商都感觉这个“冬天”格外寒冷。PC行业低迷,但行业间的竞争却激流暗涌,在这种形势下,最新的PC市场的竞争格局就特别引人关注。
近日Gartner和IDC两大研究机构先后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全球PC市场报告,呈现了PC市场的出货量以及主流的前五名PC厂商的情况,那么,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场的排名又出现什么变化呢?四巨头竞争格局又如何呢?ZDC将在下文中进行解答。
● 全球PC出货量增长跌至六年新低
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全球经济疲软对各个地区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美国、欧洲、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PC销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PC行业出货量为7808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1.1%,这是6年以来的最差增长。IDC统计数据则表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0.4%,是6年来季度出货量首次出现下滑。虽然采用了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的Gartner数据与IDC有所不同,但是从这两家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均能看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市场遭遇六年以来的最大“寒流”。
IDC分析师则表示,全球PC出货量下滑为经济危机已蔓延至全球提供了进一步佐证。并预计,全球PC出货量下滑的局面将一直持续至2010年。
Gartner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厂商表现也不全尽如人意。惠普稳居榜首,占据19.1%的市场份额,戴尔、宏碁、联想与东芝四大厂商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3.2%、12.3%、7.1%、4.7%。从五大厂商的市场格局上看,惠普仍称霸全球PC市场,宏碁对戴尔紧追不舍,现在两家PC厂商的市场差距只有不到1个百分点,未来两三个季度,戴尔与宏碁的激战将更加激烈,并有可能形成赶超之势。
通过上述的数据了解了PC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的分布状况,PC行业低迷,但行业间的竞争却激流暗涌,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仍然是有人欢喜,自然也少不了忧愁。下一页ZDC将揭开PC四强中的“两喜两忧”。
● PC业遭遇最大“寒流”,四巨头有人欢喜有人忧
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PC厂商市场份额排行 (数据来源:Gartner 单位:台) | ||||||
排名 | 公司 | 08年Q4出货量 | 08年Q4市占率(%) | 07年Q4出货量 | 07年Q4市占率(%) | 出货量同比增/减幅(%) |
1 | 惠普 | 1491万 | 19.1% | 1440万 | 18.7% | 3.5% |
2 | 戴尔 | 1032万 | 13.2% | 1097万 | 14.2% | -5.9% |
3 | 宏碁 | 963.7万 | 12.3% | 735.1万 | 9.5% | 31.1% |
4 | 联想 | 554.9万 | 7.1% | 580.8万 | 7.5% | -4.5% |
5 | 东芝 | 365.4万 | 4.7% | 302.6万 | 3.9% | 20.7% |
/ | 其他 | 3400.6万 | 43.6% | 3563.2万 | 46.2% | -46.0% |
/ | 整体 | 7808.2万 | 100.0% | 7719.5万 | 100.0% | 1.1% |
两喜:惠普、宏碁
ZDC之所以认为惠普、宏碁是“两喜”,是因为在全球PC业遭遇最大寒流的第四季度,惠普与宏碁的出货量与市场占有率这两个指标依然呈现出上升的势头。
从出货量增幅来看,在前五大厂商中,同2007年第四季度相比,宏碁的出货量增幅最大,高达31.1%。惠普的出货量同比增长幅度为3.5%。
从市场份额来看,宏碁仍然是增幅最大厂商,同2007年第四季度相比,市场份额增加了2.8个百分点,依然是全球第三大PC厂商。惠普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0.4个百分点,稳坐排行榜的头把交椅。
两忧:戴尔、联想
戴尔与联想虽然排名稳定,但是表现却不容乐观,出货量与市场占有率这两个指标均呈现出下滑的势头。
从出货量增幅来看,戴尔和联想两大厂商的出货量双双下滑,戴尔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5.9%,联想出货量同比下降了4.5%。从市场份额增幅来看,戴尔和联想的市场份额依然呈现下滑态势,其中戴尔份额下滑1个百分点,联想则为0.4个百分点。
通过对数据的呈现,PC四强中为何会出现有人欢喜有人忧的结果呢?下一页ZDC将进一步对前四大巨头的市场发展状况进行解读。
● ZDC解读PC四强的两喜两忧
惠普——市场定位清晰,消费与商用两大领域平衡发展
惠普作为全球PC市场最大厂商,相对于其他厂商,在抵御经济衰退方面将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同时,从产品线上看,惠普在消费与商用PC市场上采取了平衡发展的战略,使得其在保持出货量与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仍然保持着PC市场第一的位置,并且领先第二名近6个百分点,没有给戴尔缩短差距的机会。
中国(含香港)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副总裁兼总经理张永利先生也表示:“惠普电脑从去年开始已稳居中国PC市场第二位,其中,消费和商务两个领域的平衡发展功不可没。”可见,惠普在消费类和商用两个全线产品同时出击,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针对金融危机,各大厂商都有应对策略,惠普对消费与商用市场再出重拳。在2008年底,惠普发布了其2009财年的移动市场策略,宣布了消费与商务笔记本两大产品线的战略性品牌定位,即通过商务笔记本全新的“商业创新”以及消费笔记本的“风格化计算”等战略,再次加强惠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一战略的发布,使得惠普的产品系列划分更为清晰。商务笔记本包括了面向商务精英的P系列(Elitebook)、面向企业及行业用户的B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用户的S系列,消费类笔记本分为针对影音或游戏发烧友及高端用户群的旗舰级产品HDX系列、针对时尚人群的Pavilion系列、面向主流市场的Presario系列。
在PC行业中,谁能把握先机,谁就能取得主动。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上网本成为了拉动PC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扮演了PC市场“救世主”的角色。因此谁能在上网本市场抢得先机并有大的发展,谁就有可能成为在非常时期的黑马。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宏碁,尽管与其他三家PC厂商相比,宏碁在产品方面也拥有分别面向消费类和商用笔记本市场的Aspire、TravelMate两大系列,但其产品无论从设计还是功能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与差异性。
但在上网本市场上,宏碁却把握了先机,利用其他三家忽视上网本的时机,不但及时的推出了上网本,还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了成功的推广。宏碁Aspire One上网本采取了多种渠道推广的形式,一方面是通过传统的IT渠道,另一方面,在3C卖场如苏宁、国美中进行销售,甚至还会通过电视购物、网络销售以及银行分期付款等方式。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各类渠道之间的相互冲突,宏碁根据不同渠道的销售特点和受众情况在具体配置方面做出调整。
正是受其Aspire上网本良好零售销售势头的拉动,使宏碁成为PC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在逆境中其出货量仍然能保持两位数字的增长。
戴尔——偏重于商用市场,消费类市场竞争能力缺乏
戴尔的不济表现一方面是受美国PC市场疲软影响,受经济衰退影响,美国PC销售出现下滑。另一方面,戴尔在产品线的建设上存在软肋,偏重于商用市场,而在消费类市场的竞争能力缺乏。
虽然戴尔从去年就开始进入消费PC市场,推出彩壳系列的笔记本。2008年,戴尔也再次推出面向消费市场的Studio系列产品。但是与惠普在消费笔记本市场定位于高端、时尚和主流的HDX、Pavilion、Presario三大系列产品相比,戴尔的消费产品一方面在市场策略缺乏系统的规划,另一方面,产品上缺乏丰富的细分产品,只有Inspiron和Studio两个系列,并且定位并不分明。
联想——如何加快Idea的推广、保持ThinkPad品牌正确的定位是难题
面对市场严峻的形式,联想2008年初启动消费PC品牌Idea,但是与在消费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惠普相比,联想在消费市场的竞争力稍显不足。同时,品牌的建设、推广和最终取得市场的认知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如何加快IdeaPad的推广是联想一大挑战。
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个人消费者取代企业市场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这首先影响到的就是商用市场,因此联想对商用市场的ThinkPad和ThinkCenter降价以期提升销量,并弥补在消费市场的不足。为此,联想发动了几轮的价格战,使得市场中出现了接近3000元的ThinkPad和面向学生市场的ThinkPad。众所周知,之前ThinkPad是定位于高端的品牌,此次大打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换取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长期看,会对ThinkPad的品牌造成伤害。
惠普与联想ThinkPad的做法相反,则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商务笔记本系列EliteBook。同样是在高端商用市场,一个是在原有的高端定位上向下走,一个则是推出新的品牌往上冲。EliteBook是否会对ThinkPad产生冲击?EliteBook是否会在高端商用市场取代ThinkPad的位置?所以如何保持ThinkPad品牌正确的定位对于联想是难题。
写在最后:
从PC四强的争夺战来看,在全球PC市场进入“寒冬”之际,惠普仍可高枕无忧,毕竟与第二名戴尔之间的差距有近6个百分点。戴尔和联想的前进道路充满坎坷,在宏碁紧追不舍之下,戴尔全球PC市场第二的位置将会受到威胁,而联想仅一位数的市场份额和过低的增长速度,也会为其前进的步伐增加难度。
PC厂商激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产品和市场策略的较量,并最终影响到PC市场的格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机遇也有挑战,谁能笑到最后?还有待市场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