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6日,全球市场瞩目的华硕廉价笔记本电脑EeePC正式发售,董事长施崇棠携手 Intel 副总裁暨行动平台事业群总经理Mooly Eden在台北发布会上,宣称EeePC是PC 产业的创新应用,2008年出货目标380 万台。
最近几年中,笔记本电脑市场规模快速膨胀,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激烈。笔记本电脑的平均售价已经从1万5千元左右,降低了几乎一半。
知名厂商纷纷进入廉价笔记本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迅速。2000年到2005年,中国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率平均在50%左右;市场容量由2000年的不足50万台,增加到2006年的接近400万台。2006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大约为7000万台。
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激烈,廉价Notebook PC成为新的热点。自2005年MIT的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OLPC计划以来,已有多家厂商进入低价笔记本电脑领域。2005年11月,尼葛洛庞帝教授在出席记者会时,展示了由FROG工作室设计的一百美元笔记本电脑原型机。
自此,已有多家厂商进入低价笔记本电脑领域。2005年,神舟电脑(Hasee)笔记本电脑的最低价格达到了3998元;2007年9月,联想(Lenovo)宣布将一款旭日410笔记本价格降至3999元;2006年9月,英特尔推出代号为“Classmate PC”的低于400美元的笔记本电脑;2007年6月,威盛公司也推出了——NanoBook超便携移动笔记本,预计售价为600美元;2007年10月,华硕EeePC上市,价格在200和400美元之间。
可以看出,小型廉价Notebook PC已成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蓝海”。对于具有移动性的“电脑”而言,电脑屏幕的尺寸决定着其应用性的大小(如下图所示)。手机产品的屏幕尺寸一般小于2.6英寸,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一般在2至4英寸之间。超便携笔记本电脑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的屏幕尺寸一般在7英寸左右,但价格较为昂贵。主流笔记本电脑屏幕尺寸在12-15英寸之间,台式电脑替代型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在17寸左右。
如何进入廉价笔记本电脑领域
大多数PC厂商依旧通过传统方式进入廉价笔记本电脑领域。“削减成本”成为了最主要的模式。比如神州电脑通过大批量购买即将被换代的廉价PC组件来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
神州电脑等厂商等通过删减“无线网卡”、“红外接口”等硬件设施进一步削减成本。不过直接从硬件中削减成本方式容易遇到瓶颈,由于笔记本电脑集成度高,过度削减成本容易导致产品瑕疵,造成高返修率。
华硕则依据其代工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通过多种策略成功进入廉价Notebook PC领域。
而其他笔记本电脑厂商则遵循传统做法将产品延伸。索尼(Sony)、三星(Samsung)等大厂将产品延伸至UMPC领域,但UMPC成本高昂、技术要求高,且市场容量较小,不能支持过多的厂商进入。联想、神舟等厂商则通过多种降低成本的方法进入“低质笔记本电脑”领域,由于其售价和产品品质较低,导致售后服务成本高昂,容易损坏品牌形象。
制造经验成为厂商重要核心竞争力
处于产业链中以“制造”为主的企业,也可以拥有其不可被别人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格兰仕即通过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实现了在微波炉领域的市场第一。华硕则通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制造经验,成功的将产品延伸至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中间空白领域,即新的“蓝海”。
当然,华硕在品牌延伸过程中需要找到正确的商业模式,争取多家公司的协作来推动商业化运作。通过细分市场,选择正确的目标客户,华硕EeePC有着成功的产品策略。其199美元产品只针对“行业”而不是“零售”市场,通过大批量定制获得成本优势。例如,该产品可以用来检测局域网、光纤网络信号等专业用途。239-369美元的产品可以安装Windows XP,相对Linux来说有着更好的易用性,目标市场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儿童等对电脑使用范围有限的消费者。
通过产品延伸,不触动现在的市场格局,以获得最大的支持,是EeePC成功的又一因素。尼葛洛庞帝教授的OLPC计划由于触动了现有的格局,遭到了微软(Microsoft)和英特尔的强烈抵制。华硕的EeePC使用英特尔的芯片并可以预装Windows系统,获得其大力支持。
- 相关阅读:
- ·2015年4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报告
//zdc.zol.com.cn/520/5204511.html - ·2015年3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报告
//zdc.zol.com.cn/516/5166694.html - ·2015年2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报告
//zdc.zol.com.cn/510/5101620.html - ·2015年1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研究报告
//zdc.zol.com.cn/506/5069891.html - ·2014-2015年中国超极本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zdc.zol.com.cn/504/504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