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观点
11月液晶电视市场进入了销售淡季,由于大多数消费者持币观望,商家的降价促销活动也不如10月迅猛。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通过对中国液晶电视市场24家厂商的549种产品进行价格监测,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价格段关注调查:
•5001-8000元价位段产品数量最为丰富,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8001-1万元价位段的产品虽然关注度下降,但依然是市场的热门产品。
•销售两极分化,5000元以下价位段和10000万元以上价位段产品关注度升高。
•5001-10000元价位段产品关注度开始降温。
降价情况调查:
•10001-1.5万元价位段成为本月降价主力。
•11月仍然以降势为主,但降价力度远不及10月。
•42英寸液晶电视的降势趋于平缓,47英寸开始疯狂大降。
•外资品牌的市场均价普遍偏高,国产品牌仍走低价路线。
•东芝充当降价先锋,价格狂降714元,飞利浦紧随其后。
二、价位区间调查
1、不同价格段产品关注调查
(图1)2007年11月不同价位段液晶电视关注比例分布
数据显示,5001-8000元价位段产品依然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关注度高达31.1%。这一价位段多为高端32英寸和37英寸液晶电视,可见高档小尺寸液晶电视长期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8001-1万元价位段产品是市场上的热门机型,关注比例为20.0%。这一价位段产品涵盖高端的32英寸、37英寸液晶电视和中低端的40英寸、42英寸、46英寸液晶电视,产品线丰富,价位适中,触动着消费者多重购买动机,因此成为时下热门产品。
5000元价位段产品的关注度排在第三位,说明液晶电视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人们的购买欲望不再停留在具有最基本配置的液晶电视身上,而开始向更高一级的消费层次转移。
其它价位段产品的关注度随着价格的升高而逐级递减。由此可见,价格仍然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首要因素,降价促销是吸引消费者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
(图2)2007年10月与11月不同价位段液晶电视关注比例对比
11月,液晶电视的关注度涨跌情况呈两极分化趋势。低端和中高端产品的关注度有不同程度的上扬。
厂商的促销重点向10001-1.5万元价位段偏移,致使本月5001-8000元价位段降价产品的数量大大减少。由此可见,降价促销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营销手段。
8001-1万元价位段产品的关注度份额出现2个百分点的较大降幅。原因是消费者的品位升级,本月开始关注高端液晶电视产品,而8001-1万元价位段产品沦为鸡肋。
5000元以下价位段产品多为初次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的首选,其关注度在本月继续回升表明即将有一大批消费者着手实施液晶电视的购买计划。
10000元以上价位段产品的关注度均有所上扬,其中10001-1.5万元价位段关注度上升幅度最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近期厂商推出的产品都是价位不菲的高端产品;二是,众多具有较强购买力的消费者蠢蠢欲动了。
2、不同价格段产品数量分布
5001-8000元价位段产品的数量最为丰富,这是厂商和消费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消费水平的水涨船高,5000元以下价位段创造的神话已经告一段落,而5001-8000元价位段成为大众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的水准,因而成为消费者最受关注的价位段。消费者的追捧反过来又促使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于是5000-8000元价位段液晶电视产品富集的价位段。
虽然5001-8000元价位段产品的关注度在本月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抗击不了其主流地位。厂商应该继续研发推广这一价位段产品。
10001-1.5万元价位段的产品数量日渐丰富,可见厂商的研发推广重点开始向高端倾斜。而此价位段是本月关注度增幅最大的一个价位段,可见其销售潜力巨大。厂商应该趁热打铁,加大对这一价位段的促销推广力度。
5000元价以下价位段产品的数量也不少,有96款。对于5000元价位段产品,厂商不宜大肆的降价促销,而是应该不断推出新品,通过正面提升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
3、不同价格段降价产品数量对比
11月,10001-1.5万元价位段接过降价大旗,充当降价主力。而5001-8000元价位段退居其次。10001-1.5万元价位段的降价产品占自身产品总数的21.5%,是降价产品比例最高的一个价位段。15001-2万元价位段次之,这一降价比例高达21.4%。其他价位段产品的降价比例为10%左右。可见本月厂商的促销推广重点在10001-1.5万元价位段和15001-2万元价位段。
- 第1页:主要观点及价位区间调查
- 第2页:价格走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