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戴尔靠直销起家,并且依靠直销获得了全球PC销量第一的宝座。但是,在经历了2001年到2004年的高速发展后,其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逐渐慢了下来。根据IDC数据显示,尽管2006年戴尔还是全球PC销量冠军,但是与惠普市场份额的差距仅有0.1%。在遭遇发展的瓶颈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重新出山,并提出了种种变革策略。
戴尔为何要变革?
其一,面临再成长问题。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再成长”问题。而“多元化”无疑是戴尔要解决这一难题的“杀手锏”,因此戴尔需要变革。
其二,销量、盈利大幅下滑。2006年戴尔的业绩不景气,虽然以微弱优势占据了全球第一名的市场份额,但是盈利却大幅下滑,并且在第三、四季度连续被惠普超越。面临投资者的压力、运营状况的不佳、销量的下滑、竞争对手的挑战、个人消费市场的失利等因素,迈克尔•戴尔于2007年2月1日再度出山,推出改革战略,改善售后服务,吸收新鲜血液,希望夺回PC市场的老大宝座。
其三,直销在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面临困境。在戴尔全球战略中,中国市场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区域。2006年,戴尔在中国的增长达到26%,高于其在全球市场的平均增长值。同时,迈克尔•戴尔指出,戴尔在中国市场8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在美国前10年业绩的两到三倍。但在中国市场戴尔却遇到了阻力,而这并非直接模式本身的问题,其实质与中国用户“眼见为实”的消费习惯有关。
其四,区域市场拓展受阻,面临惠普、联想两大竞争对手。戴尔在面对中小城市以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市场时,其直接模式稍显乏力。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还不具备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购物的习惯和硬件基础。而在这些区域,联想2006年实现了60%的增长,惠普也摩拳擦掌,准备借分销渠道全面发力。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执着于在商用电脑市场上耕耘的戴尔需要发生改变。
以上面临的种种问题,使得戴尔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棋局,采取变革的措施。那么戴尔在2007年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变革又会给戴尔带来哪些利与弊呢?以下ZDC将为大家一一揭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