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及市场概述
背景:大容量音乐手机出现的最初原因是为了对抗MP3播放器,争夺市场
在音乐手机刚出现在市场上,并对阵MP3播放器的时候,其较小的容量一度为消费者所病诟。随之而来的是,支持存储卡的音乐手机弥补了这一缺憾。此后,音乐手机大踏步前进,存储容量逐步提升,并显示出对MP3的市场倾轧。
市场:苹果iPhone是大容量音乐手机涌现的催化剂
在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看来,初期音乐手机容量的竞争也只是试水行为。直到2007年6月苹果iPhone 4GB版本乃至8GB版本的出现,在美国市场上掀起了大容量音乐手机的热潮,使得4GB乃至8GB的音乐手机开始受到关注。ZDC认为,苹果iPhone的出现是点燃音乐手机关于容量之争的导火索。
中国音乐手机市场的蛋糕相对于美国市场来说更大,庞大的市场于是像“海市蜃楼般”的呈现在厂商的面前,使得大容量音乐手机成为厂商竞相追捧的对象,大容量的音乐手机开始不断出现。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同一型号的不同容量版本的出现。如苹果iPhone手机就分成4GB与8GB版本的,还有诺基亚N91、诺基亚N81、摩托罗拉V8等产品,也存在着不同容量的版本。
容量的进一步提升,各大厂商率先进入了容量之战当中,4GB乃至8GB的大容量产品开始层出不穷。虽然跟随厂商不多,且实力无法做到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和索尼爱立信的对抗,但是大容量似乎成为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
ZDC观点:
大容量音乐手机真的能得到快速发展及普及吗?在ZDC看来,大容量音乐手机的市场并不能走很远,以下,ZDC提出下列主要观点。
其一、大容量音乐手机成为市场发展趋势是个“假象”,大容量也只是厂商推广的一个“噱头”。其二、音乐手机的大容量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鸡肋”。
为何说大容量音乐手机只是厂商的噱头,且4GB乃至8GB产品的竞争没有意义呢?以下,ZDC进行分析。由于MP3播放器容量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手机容量发展提供了参考,所以ZDC主要根据MP3播放器容量发展进程来进行对比分析,具体见下页。
想知道您对IT产品的价格敏感程度吗?
请参与互联网用户IT产品价格敏感度调查。
二、为何大容量是噱头?
1、参考MP3对比分析
ZDC认为,音乐手机容量达到4GB乃至8GB都只是厂商的噱头,对于消费者来说意义并不大。音乐手机容量的提升,主要针对的是MP3播放器,且主要功用与MP3接近,因而可以参考MP3产品主流容量的发展变化状况来进行分析。
以下两张图片是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MP3播放器主流容量关注变化状况。
(图) 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三大容量MP3关注比例走势
下图是2007年1月至10月不同容量MP3关注比例走势状况,其中包括了4GB产品。
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数据监测显示,MP3播放器的主流容量主要在256MB、512MB、1GB与2GB产品之间过渡,且512MB、1GB与2GB三者从2006年4月份开始至今累计关注比例均保持在50个百分点以上(2006年4月份以前256MB产品为市场主流),并在2007年9月份最高超过了90个百分点。
在2007年1月至10月涵盖了4GB产品的监测中显示,4GB产品虽然关注比例呈上升态势,但是关注比例始终在6个百分点以内。
这两组数据可以明显反映的是:
一方面,512MB、1GB与2GB产品占据绝大多数市场,而大容量MP3播放器或者说硬盘式MP3在市场上关注比例相对较小,即使在2007年9月4GB产品关注超过512MB,但是5个百分点左右的份额无法与1GB和2GB产品抵抗。
另一方面,MP3市场上1GB与2GB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绝对的主流。
有了前车之鉴,由此反观大容量音乐手机来看,其较大的容量主要用来存储歌曲,如果说音乐手机继续沿着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前行,那么其实际上又在沿着硬盘式MP3的老路行走。因而,ZDC认为4GB、8GB乃至更大存储容量的音乐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意义,只是厂商推广的噱头。
2、产品实际使用状况分析
从消费者实际使用状况来看,ZDC认为4GB、8GB乃至更高容量的音乐手机不符合消费者实际情况。
其一,产品价格高形成门槛。
较大的容量理所当然提高了产品成本,且4GB乃至8GB产品目前的市场价格动辄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这对于音乐手机的主流消费群体来说,承受能力较小,因而不能迎合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购买力。
其二,产品不符合消费习惯。
可以略微计算一下,一首歌曲的大小是4MB左右,1GB的MP3一般能容纳至少200首左右的歌曲。如果按照一首歌曲播放时间大概在4分钟左右,那么1GB产品的连续播放时间也超过了800分钟。这就对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出强大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此多的歌曲对于消费者寻找某首歌曲也是麻烦,不符合人的听歌使用习惯。
因而,ZDC认为大容量音乐手机无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要承担经济压力,同样多余的容量也只是一个摆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
那么,消费者究竟需要多大容量的音乐手机呢?为此,ZDC对互联网用户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为何4GB、8GB乃至更高容量的音乐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将成为“鸡肋”,具体见下页。
想知道您对IT产品的价格敏感程度吗?
请参与互联网用户IT产品价格敏感度调查。
三、为何大容量将会成鸡肋?
消费者究竟需要多大容量的音乐手机,这是产品立足点。鉴于此,ZDC对互联网用户进行调查,在为期5天的样本回收当中,共有3400多名网友参与了此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4BG、8GB乃至更高容量的音乐手机并不热衷,反而更倾向于1GB与2GB的产品,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 参与调查的用户分布状况
从上图可见,本次参与调查的用户形成两极分化,选择2GB的用户最多,但是并没有拉开选择1GB产品的人数。而位居第三选择越高越好的用户也较多,这三者形成胶着之势。
选择其他容量的用户则形成第二军团。由图可见,4GB与8GB产品并不吃香,用户选择较少。而512MB产品对于不少听音乐的用户来说容量确实偏小,在MP3市场上已经面临淘汰,因而选择其的网友较少,但仍高于8GB的用户数目。
下图是所占比例分布状况。
由上图可见,在“你认为音乐手机的容量多大够用”的命题调查中,选择2GB与1GB的用户均超过了整体市场的四分之一,主导地位与MP3播放器市场接近。
在MP3播放器中,512MB产品已经退出主流,不为消费者所关注,因而在音乐手机当中,仅有7.6%的网友选择这一容量。这一比例低于选择4GB的用户2.2个百分点,但稍高于选择8GB的用户。此外,还有两成以上的用户表示,音乐手机的容量越高越好。
通过这一分布不难发现:其一,当前消费者更倾向于2GB容量的音乐手机。这一容量产品不仅可以容纳较多的歌曲,而且还一般情况下还可以存放一部电影,更符合消费者的实际使用特性。
其二,2GB产品在价格上相对于4GB乃至8GB机型更有利,能为大多数的消费者所承受。因而ZDC建议各大手机厂商可以加大对2GB产品的投放,来主攻市场主流消费群体。
从消费者选择调查结果来看,4GB与8GB的大容量音乐手机累计所占比例为17.1%,同比低于1GB与2GB产品所占份额。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容量音乐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鸡肋”。
既然消费者不 “买帐”,那么为何厂商仍要不断提升音乐手机的容量呢?以下ZDC对厂商的这种行为进行分析。
想知道您对IT产品的价格敏感程度吗?
请参与互联网用户IT产品价格敏感度调查。
四、目的及出路何在?
1、目的何在
从当前大容量音乐手机发展状况来看,其仍处于起步阶段。音乐手机的容量之争主要存在于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与摩托罗拉这四大厂商之间,其他厂商介入的较少。因此,ZDC认为这些厂商之所以推出大容量音乐手机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其一,提升厂商竞争力,将竞争升级,拖垮竞争对手。
这在诺基亚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这是因为在音乐手机领域,诺基亚不断推出新品以及具有高含金量的产品,是为了更好的对抗音乐手机大赢家索尼爱立信。而诺基亚最终后来居上,为了保持其不败优势。其通过技术实力将产品的容量竞争提高,让其他厂商处于“跟着跑”的状态。这样,诺基亚又做到了再次领跑市场,竞争力得到充分体现。
在将容量向高端市场引入的过程当中,无可避免的存在着将竞争升级的现象。而这无疑对于竞争对手的拖垮起到一定的影响。这可以说也是厂商的一个重要目的。
其二,引导市场消费,增加产品市场利润率。
厂商不断的推出大容量产品,推动市场发展,并引导高端消费。对于厂商来说,高端产品则意味着更高的市场利润,因而,向高端市场引入可以提高厂商的市场利润率。
其三,寻找产品亮点与突破点。竞争导致产品需要不断创新,这使得大容量的音乐手机成为厂商寻找产品亮点与突破点的入口。
其四,为多功能产品的容量需求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作为将来多媒体工具的承载者,较大的容量是承载的基础,因而这也成为厂商提升产品容量的重要因素。
2、推广的出路
既然消费者对大容量产品只是关注,而不能形成较大的购买力,那么大容量音乐手机的出口在哪?市场推广又将寻找怎样的突围与突破口呢?以下,ZDC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音乐手机与硬盘式MP3、MP4相比,存在很大的区别。音乐手机只是个卖点,不是最终的主要用途,除了音乐播放功能外,其还具有视频播放、游戏、拍照等诸多功能。
其次,ZDC认为大容量手机将立足点放在音乐手机方面进行推广,是营销策略的一个败笔。因此,大容量音乐手机市场推广重点需要转移,其推广重点应该立足在多功能上,这样更大容量手机才显得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