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10001-12000元本本排行揭晓
--2006年4月最受关注的十款10001-12000元笔记本调查
2006-05-30 06:28 【CNET中国·ZOL 原创】 作者:ZDC-天山泪 | 责编:李雪艳 评论
ZDC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4月,最受关注的前十款10001-12000元笔记本中,华硕和宏碁两大台湾厂商优势突出,各有三款产品入围。余下四款产品被惠普、索尼和IBM三者所占据,其中索尼VGN-FS48C蝉联冠军,以近15000点的关注指数成为此价位区间关注度最高的一款产品。具体产品排行如下图所示。
(图)2006年4月最受关注的前十款10001-12000元笔记本
排名 | 产品名称 | 报价 | 关注指数 | 内存(MB) | 硬盘(GB) | 屏幕尺寸 | CPU类型 |
1 | 索尼 VGN-FS48C | ¥10,400 | 15055 | 512 | 60 | 15.4 | 奔腾-M |
2 | 华硕A6Jc A6Q23Jc-SL | ¥10,988 | 9895 | 1024 | 80 | 15.4 | Core Duo T2300 |
3 | 华硕A6Q23Ja-SL | ¥11,999 | 9289 | 512 | 80 | 15.4 | Core Duo T2300 |
4 | HP Pavilion dv1607TN | ¥11,699 | 8206 | 512 | 60 | 14 | Core Duo T2400 |
5 | Acer TravelMate 4262WLMi | ¥10,900 | 7003 | 512 | 100 | 15.4 | Core Duo T2300 |
6 | Acer Aspire 5672WLMi | ¥11,999 | 6373 | 512 | 100 | 15 | Core Duo T2300 |
7 | HP Compaq Presario B1830TU | ¥10,600 | 5148 | 512 | 60 | 12.1 | 奔腾-M |
8 | 华硕 A8H23Jc-DR | ¥12,000 | 4862 | 512 | 80 | 14.1 | Core Duo T2300 |
9 | Acer TravelMate 3282WXMi | ¥11,200 | 4750 | 512 | 100 | 14.1 | Core Duo T2300 |
10 | IBM ThinkPad R52 1846CC6 | ¥11,400 | 4108 | 256 | 60 | 14.1 | 奔腾-M |
在本月10001-12000元排行榜上,定位于高端市场的索尼和IBM两大厂商均有产品入围,索尼笔记本凭借其时尚的外观,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本月索尼VGN-FS48C独占鳌头,再度蝉联此价位区间最受用户关注产品的称号。IBM 入围产品为ThinkPad R52 1846CC6,位于排行榜的第十位。同其它九款产品相比,该产品在配置上优势不明显,且价格接近11500元,价位偏高。
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均是华硕旗下的产品,A6Jc A6Q23Jc-SL和A6Q23Ja-SL两款产品均配备了最新英特尔迅驰双核移动计算技术,二者目前市场报价分别是10988元与11999元。同时入围的华硕产品还有排在第八位的华硕A8H23Jc-DR,A8H是华硕2006年重推的双核笔记本,分别有采用不同显卡的四个型号,价位覆盖了10000-15000元。
惠普有两款产品上榜,分别是HP Pavilion dv1607TN和HP Compaq Presario B1830TU。其中HP Pavilion dv1607TN是dv1000系列中第一款使用NAPA平台的机型,并采用了14.1英寸宽屏显示器,在显示面积、机身尺寸、视觉舒适度上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宏碁在2006年频繁推出高性价比的万元NAPA笔记本,本月宏碁有三款双核产品入围,分别是TravelMate 4262WLMi、Aspire 5672WLMi和TravelMate 3282WXMi,三者依次位于排行榜的第五、第六和第九位。
总的来看,上榜的十款产品中,除了IBM ThinkPad R52 1846CC6以外,其余九款产品均采用了宽屏设计。此外,由于产品定位于高端,因此产品的配置也较高。从配备的处理器看,采用双核处理器的占七款。内存方面:配置256MB内存与512MB内存产品的数量之比为1:8,华硕A6Jc A6Q23Jc-SL则配置了1024MB内存;硬盘方面:配置60GB、80GB与100GB硬盘产品的数量之比为4:3:3。
ZDC申明:
ZDC报告中的“品牌关注度排行”和“产品关注排行”是通过分析ZOL网站用户上网行为,统计各品牌及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有效点击率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排行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网站用户对某品牌或某产品的点击关注程度,厂商或经销商可参照数据对其销售情况进行参考和预测,但不能与其销售情况完全等同。如有其它建议或意见,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