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梳理上游面板现状 探究3D时代还有多远?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11-09-01 06:20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庞程程     评论
产品:KDL-65HX920 索尼 液晶电视 回到顶部阅读

三星先发制人

    3D电视产业如今发展的可谓欣欣向荣,作为上游的3D面板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再从面板产业的现状来看,我们距离整个显示领域的3D时代还有多远?3D显示领域真能像我们乐观估计的那样顺利发展?


梳理上游面板现状 探究3D时代还有多远?
(图)梳理上游面板发展现状 探究3D时代还有多远?

    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电视等显示设备厂商还是面板厂商,都积极的在3D显示领域进行了尝试,也推出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概念性新产品。但是3D显示并不仅仅是硬件层面的改变,必须要依托于3D内容的发展。直到2010年,从《阿凡达》开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了3D并对3D产生了兴趣,于是厂商们积极抓住这一切入市场的大好时机,展开了3D的突围。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覆盖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主流面板技术为TFT-LCD,而TFT-LCD面板产业的企业格局是相当集中的。三星LG Display、友达、奇美(群创、奇美、统宝合并)和夏普五大厂商长期占据90%左右的全球市场营收,可以说这五大厂商的动向基本上从上游决定了显示领域的改变。而3D在显示领域的推进正是从三星和LG Display在大尺寸面板也就是3D电视领域的竞争开始的。

    三星先发制人,开辟主动式3D技术江山

    众所周知,能够领先于竞争对手推出某项新技术产品是可以获得更多曝光和更多关注度的。作为显示领域上游的面板产业中,夺得先机的是当时的全球营收冠军三星。刚刚进入2010年,就在大街小巷的人们纷纷互相询问是否观看了《阿凡达》的同时,三星于1月27日率先宣告成为全球首家量产3D电视面板的厂商,一举推出应用240Hz技术的40、46和55英寸3D电视面板,采用主动式3D技术。

梳理上游面板现状 探究3D时代还有多远?
(图)三星发布的240Hz主动式3D面板

    三星在占领了市场先机的同时,也积极的拉拢平板电视厂商,缔造了一个由多个厂商组成的“主动式3D电视阵营”。例如与三星长期保有合作关系的索尼,正是目前在3D领域投入最为广泛的下游企业之一。另外在面板领域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夏普,也是主动式3D技术的倡导者之一,2010年也推出采用四色面板技术、价格不菲的3D电视产品。

    在3D产业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主动式3D技术占领了绝大部分江山,很长时间内主动式3D技术都是我们能够在市面上见到的唯一的3D电视显示技术。三星也借此成为2010年全球3D电视市场的最大赢家。

回到顶部阅读

LGD和台系面板也积极投入

    LGD不走寻常路,开辟偏光式3D江山

    作为三星在面板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LG Display,未能占得3D技术的先机,无疑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在3D电视导入的2010年,LG的动作都不算大,虽然也开始进行主动式3D面板的量产以及主动式3D电视的发售,但在宣传等方面都显得更为节制。

    果然,LG Display在2010年年末一举出击,以“不闪式”作为新的宣传点,扯起了偏光式3D技术的大旗,同三星带领的主动式3D阵营分庭抗礼。并在有人质疑LG同时生产偏光和主动式3D电视之后不久,LG更是停止了主动式3D业务,全心全意的进行不闪式 (偏光式) 3D面板和电视的宣传。


梳理上游面板现状 探究3D时代还有多远?
(图)LG为偏光式(不闪式)3D技术开辟了新的道路

    偏光式3D技术除了在技术上的一些优势之外,也还拥有着成本低廉的优势。以此为突破口,LG Display迅速笼络了一大批尚没有自己的面板技术的下游平板电视厂商客户。偏光式3D电视也迅速的切入市场,逐步侵占三星带领下的主动式3D电视阵营艰难打下来的江山。到2011年第二季度,偏光式3D电视已经占到了出货量的25%,而在中国市场这一比例甚至还要更高。

    (注:LG Display、LGD均指LG显示公司,主营液晶面板业务;LG指LG电子公司,均属LG集团。)

    台湾厂商起步略晚但紧紧跟随

    台湾面板厂商是全球面板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甚至一度是全球面板产量最大的地区。在本次3D面板起步初期,台湾厂商的动作相对略慢于韩系厂商。但是台湾厂商拥有丰富的从面板到电视生产的代工经验,并且拥有成本低廉的优势。

    台湾厂商中,奇美的布局相对较早,先是量产液晶显示器面板,随后又将2011年成为奇美的“全3D”起飞年。奇美推出了一系列23.6-65英寸的主动式3D技术面板,2011年3D面板的出货量目标定在了300万。在技术方面,奇美也也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同时也与3D技术厂商如DDD Group plc签订技术授权协议。

梳理上游面板现状 探究3D时代还有多远?
(图)奇美推出的480Hz主动式3D电视面板最大尺寸达65英寸

    而另一大面板厂商友达广电则致力于推广偏光式3D面板,2010年8月就量产用于高端电视的65英寸3D面板。友达计划2011年3D电视面板占友达电视面板出货比重的16%。除了电视领域的应用之外,友达也推出了大尺寸的3D显示器、一系列裸眼3D技术产品等。

    台湾面板厂商的加入对于3D显示领域无疑是一大好事,在降低产品成本、推动技术发展、深化完全竞争方面也将起到明显的作用。

    目前来看,3D面板领域仍是以三星、LG Display、奇美、友达、夏普这五大厂商为主的,而近期也有消息传出五大厂商都计划增大3D电视面板占出货量的比例,从面板层面积极的推动3D电视的普及。

回到顶部阅读

从面板看3D还有多远?

    从面板产业看3D时代还有多远?

    目前来看,处于全球化充分竞争的面板领域已经充分做好了3D时代到来的准备,主要厂商都已经加入3D市场且一步步扩大3D业务的份额。不过从3D面板领域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恐怕3D时代的到来并不会如我们乐观估计的那样快:

    3D仅在电视领域有明显突破

    全球的3D电视产业目前看来成长的欣欣向荣。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球3D电视的出货量份额从第一季度的4%成长至9%。尺寸范围也降低到了32英寸低扫描频率机种。面板厂商们更热衷于生产大尺寸的3D电视面板,不仅由于大尺寸产品的分辨率和工艺参数要求较低,成品率也较高,大尺寸面板带来的利润也明显更高。

    但是,3D电视自身所处的环境也令人难以保持乐观。平板电视整体市场目前需求疲软,成长速度减缓。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液晶电视的出货仅较去年同期成长9%,第二季度仅6%,而2010年每季度都至少成长20%。大环境如此令人悲观,何况在3D内容建设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障碍,消费者也仍需要长久的时间来培养对于3D内容的兴趣和购买欲。3D电视的普及之路相当的不顺利。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手机等这些同样在面板产业中占重要地位的下游设备中,目前3D技术应用显然远远不能支撑全行业的更新,这些产业需要更高分辨率、更高成品率甚至效果更优秀的裸眼3D技术。

    尽管从面板厂商到电视厂商再到3D内容提供商都在积极的推动3D电视的成长。但是从面板产业整体的角度来看,3D电视在整个面板产业和显示领域中所占的份额实在是微乎其微。或者说从电视开始的3D面板产业仍需要相当久的时间才能覆盖到其他领域,并且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是远远达不到的。这也就是说,目前的3D面板无论是采取主动式3D技术还是偏光式3D技术,仅仅是3D产业发展的一段过渡期。

    面板厂商陷入产能过剩亏损境地

    另一方面,用于液晶电视的面板价格自去年5月份起不断下滑,32英寸面板价格从208美元下降至138美元;40-42英寸面板价格从340美元下降至219美元;46英寸面板价格从434美元下降至299美元,降幅均在30%以上。面板价格的下降主要是受到高世代面板项目纷纷投产、产能相对过剩所导致的。而面板价格的下降也致使全球的面板企业纷纷陷入亏损的境地,三星LG Display、友达、奇美无一幸免。

    产能过剩看起来并不会很快得到解决,面板厂商的境地使得近期的大规模投资都被延期或搁浅,不利的环境也将会影响到面板厂商新业务的展开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这无疑也将进一步阻碍3D面板领域的技术发展。

    结语:

    总之,尽管目前从面板厂商到平板电视厂商都积极的进行3D技术的推广宣传,但3D电视仍然是处在缓慢发展的初期,甚至其发展环境可谓相当恶劣。而从整个显示领域的情况来看,3D更是仅仅刚刚起步,技术远远达不到大范围普及的成熟度,3D时代距离我们恐怕还真的很遥远。

       小调查:


1、您是否同意现在的3D电视仅仅是过渡商品?
是的,裸眼3D才是真正的3D技术
不同意,现在的3D电视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不存在过渡一说
不好说
2、您认为覆盖多数显示设备的全面3D时代还要多久才能来临?
5年内
5-10年
10-20年
20年以上
频道热词:touch4  黑莓论坛  Apple手机  
视觉焦点
索尼 KDL-65HX920
    调研中心热点评论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平板电视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