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部无反光镜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松下G1面世以来,众多企业加入到这一新领域,不断探索更纤薄小巧的机身、更优秀的画质、更丰富的镜头群。这一被称为单电相机的新产品成为数码影像领域创新技术的集中体现。单电相机面世两年来,消费者如何看待这类逐渐丰富成熟起来的产品?各大厂商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带来了怎样的回报?ZDC在本文解读单电相机的发展现状:
单电相机给用户带来了什么?
在消费者不满于消费相机的画质一般、单反相机的机身厚重、旁轴相机的价格昂贵之时,兼具轻薄便携和优秀画质的综合产品——单电相机诞生了。在单电相机降世之初,更短法兰距带来的轻薄机身是它的主要卖点。而奥林巴斯E-P1、松下GF1、索尼NEX系列等单电相机的出现,更是直接将单电相机的外形同卡片相机拉近了一大步。
(图)小巧便携的单电相机
当前市面上的十数款单电相机基本套机价格均集中在3000-6000元价位段,而消费卡片相机的主流价位段在1000-2000元,长焦数码相机的主流价位段在1500-3000元,目前看来单电相机的市场并没有和消费相机市场重合。而尼康D3000、宾得Kx、佳能450D、索尼A290等入门级单反数码相机的价位同单电相机持平。也就是说单电相机更多的是在和入门单反相机抢夺市场。当人们不满足于消费相机的画质之时,单电相机就成为了除入门单反相机之外的新选择,对此互联网调研中心ZDC对消费者选择单电相机还是单反相机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中,有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单电相机体积小、更便携是其最大的优势,是其决定选择单电相机的最主要原因。例如上文提到的奥林巴斯E-P1、松下GF1、索尼NEX系列单电相机,机身厚度均可和卡片机抗衡,索尼NEX-5C的机身最薄处厚度仅为24.2mm。单电相机领域想要长足发展,坚持机身的便携路线是不可动摇的。
画质出色是23%的消费者选择单电相机的原因,与消费相机多用的1/2.3英寸、1/1.7英寸传感器不同,单电相机均采用在单反相机领域使用的M4/3传感器或APS-C传感器,传感器面积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了单电相机远较消费相机画质出色。
画质出色前提下的小巧便携,决定了单电相机走俏市场,但尚处在发展初期的单电相机也有很多缺点。首先是其价格较为昂贵,42.9%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阻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单电相机的价格基本同入门单反相机持平,甚至有些加上长焦镜头的套机售价同中端单反相机持平,而画质和操控性各方面和单反相机仍有差距。
另外,目前单电相机的可选镜头不丰富、操控性差、产品型号较少也是制约单电相机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兼顾画质和轻薄便携机身的前提下,如果单电相机能够更廉价、镜头群更丰富、操控性更强、有更丰富的产品型号可以选择的话,那么这一新领域一定会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
- 第1页:单电相机给用户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