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法宝是否有效 6月笔记本价格分析
--2009年6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价格研究报告(简版)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09-07-23 06:00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桑伟斌 | 责编:李雪艳 评论
一、 市场概述及观点
2009年6月的PC市场,整个孕育在一场销售大战的硝烟中,对于上半年的市场不景气,各大厂商都感受到了寒冷,笔记本市场也不例外,新产品扎堆推出,宣传费用节节攀升,再加上上网本、一体电脑的积极入市,搞的用户都有点无所适从,怎样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抓住用户的心,最后的办法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拿出法宝了——价格策略,对于价格的调整还是最能吸引用户的关注的手段。
ZDC针对6月笔记本市场的产品价格变化,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笔记本整体市场价格继续走低趋势,进入暑期这个下降速度有所提升。
●不同屏幕尺寸的笔记本产品价格变化不同,14吋屏幕产品6月降幅明显。
●不同类型笔记本产品价格调整有差异,沉稳商务本降价力度大,全能学生本也是暑期厂商调整的重点。
●6月降价产品数量多,降价产品数量前十的品牌中,降价产品就达到了500款。
二、整体市场价格分析
1、整体市场价格指数
(图) 2009年6月中国笔记本市场价格指数
2009年6月中国的笔记本市场相比上半年活跃了很多,这不单是因为新产品的大量推出,加上众多的厂商也要努力完成自己的销售目标,因此作为促销最有力法宝的价格大战也就在所难免,6月的价格指数呈现出很明显的下降趋势,整个6月中,每周都在进行价格调整,第四周相比第一周中国整体市场的价格下降了2%左右,这对于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笔记本市场来说,不可谓力度不大。
2、整体市场均价
随着整体笔记本主流价格的下调,6000元已经成为了用户对于一般笔记本的基本预算,相比以往动辄上万元的产品,现在的价格可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是用户对于这种价格还是不能满意,购买力的下降加上断货等事件的影响,使得笔记本整体市场的价格很难有上行的余地,逐步走低成了一个不变的趋势。
6月笔记本均价由第一周的6222元一路下行,到第四周已经降到了6103元,这超过百元的降幅对于整个笔记本市场来说是个不小的幅度,相信在技术革新、竞争加剧、市场饱和的多重压力下,各厂商还会采用更多的办法来压低价格以增加竞争力。
三、不同类型配置笔记本价格分析
1.不同屏幕尺寸笔记本价格指数
(图) 2009年6月不同屏幕尺寸笔记本价格指数变化
在市场不断细分的今天,不同配置的产品往往有各自截然不同的用户群,用户的使用目的不同,直接造成他们对于不同的产品关注,对于不同屏幕尺寸的产品来说,它们的价格变化也不尽相同,ZDC针对12吋、13吋、14吋屏幕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到,在总的下降趋势下,14吋屏幕的产品作为最主流的屏幕选择被大多数用户所青睐,同时它也是厂商关注的重点,从价格指数曲线我们可以看出,14吋屏幕的产品的降价幅度最大,它也是厂商提振销量的主攻方向。12吋屏幕和13吋屏幕的产品价格指数变化相对较小。
2.不同屏幕尺寸笔记本价格
对于不同屏幕的笔记本产品,价格也不相同,对于14吋屏幕的笔记本它的均价在5000元这个价位段上,对于这个范围内的产品,它往往配置属于一般配置,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因此相对价格都比较中档,6月14吋屏幕的笔记本价格有超过百元的下降,说明在销量的压力下,这个配置的笔记本价格下调较大。
同时,12吋屏幕 笔记本的价格依然很高,均价超过了7000元,作为小屏幕的产品,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集成度,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成本,因此对于12吋屏笔记本的高价格,也很难在短期有大幅下降。同时作为小于14吋而大于12吋的中间产品,13吋屏的笔记本被称为黄金尺寸,它的集成度也较高,因此虽然价格相比12吋屏幕的产品有所降低,但比14吋屏幕的产品差距还是很大。
(图) 2009年6月不同功能类型笔记本价格指数变化
在笔记本市场上,现在用户购买之前已经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对于不同的笔记本的分类也是越来越细,全能学生本、日常办公本、沉稳商务本,都成了笔记本的标准分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笔记本价格变化,ZDC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价格指数曲线变化各不相同,下降趋势最明显的是沉稳商务本,它在第一周就有比较大幅的下降,在6月中,沉稳商务本有2.5%左右的降幅变化,但由于沉稳商务本的价格相对比较高,因此降幅较大比较正常。6月临近暑期,对于学生群体的购买力不容忽视,因此全能学生本的价格指数下调也很明显,下调幅度为1.5%左右。日常办公本在6月的变化较小,从图中也能看出,三种类型的机型中,日常办公本的曲线最为平滑。
4.不同功能类型笔记本价格
从不同功能类型的笔记本的具体价格变化曲线我们可以看出,沉稳商务本的变化最大,有200元以上的降幅,整体价格在8000元以上,这和沉稳商务本往往有精致的外观和高端的配置有关。全能学生本的变化幅度达到了100元,在单月的价格变化中,也属于降幅比较大的,它的价格一般还是在5000元以上,在这个价位上有多款产品可供挑选。日常办公本的价格比较稳定,在4000元左右的比较多,由于它的功能要求比较单一,因此普遍价格不高。
四、降价产品分析
1、 最受关注品牌价位
(图) 2009年6月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大品牌笔记本均价
对于用户最关注的十款笔记本,它们的均价对比如上图,对于一个品牌的总体均价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品牌的特点,但是从这个参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品牌的产品定位有较大差距,比较明显的是苹果的均价达到了12358元,相比其他品牌高出很多,而神舟的均价只有3698元,可见神舟主要致力于低端产品的营销。
2.降价产品最多的品牌研究
6月期间,各大品牌纷纷对于自己的产品进行了价格的调整,对于拥有多款产品的大厂商,更是调整力度非常大,降价产品最多的联想有149款产品在6月进行了价格的调整,而紧随其后的华硕有106款产品降价。惠普的产品也有52款进行了降价调整,在降价产品最多的十大品牌中,单这十大品牌的降价产品就有500款左右,可以说对于6月市场的竞争,各大厂商都拼尽了全力。
3.降价产品最多品牌降价产品研究
6月份各品牌都对自己的产品线进行了价格调整,ZDC对各个品牌的降幅最大产品进行了总结,如上图所示,华硕降价最多的产品是华硕 M51QT72Tr-SL(2G/250G),降幅接近15%,戴尔 1320(S520791CN)和联想 Ideapad V450G-TFO的降幅也都超过了10%,在这些降价幅度大的产品中,也不乏用户关注度高的产品,用户在这个阶段出手应该能获得更高的实惠。
附录:完整版报告目录及图表目录
一、市场概述及观点
二、整体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1、价格指数走势
2、市场均价走势
三、细分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 不同尺寸
1、主流尺寸价格指数
2、主流尺寸均价走势
3、主流尺寸均价对比
(二) 不同类型
1、不同类型价格指数
2、不同类型均价走势
3、不同类型均价对比
(三) 不同品牌
1、主流品牌价格指数
2、主流品牌均价走势
3、主流品牌均价对比
四、降价产品数量对比分析
1、最受关注产品价位
2、降价产品最多的品牌研究
3、降价产品最多品牌降价产品研究
4、主流品牌降价产品数量
五、重点厂商价格走势分析
(一) 联想
1、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2、市场均价走势分析
3、不同尺寸市场均价
4、热门产品历史价格
5、降价产品数量对比
6、降价产品TOP5排行
(二) 惠普
1、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2、市场均价走势分析
3、不同尺寸市场均价
4、热门产品历史价格
5、降价产品数量对比
6、降价产品TOP5排行
(三) 华硕
1、价格指数走势分析
2、市场均价走势分析
3、不同尺寸市场均价
4、热门产品历史价格
5、降价产品数量对比
6、降价产品TOP5排行
图表1 2009年6月中国市场笔记本价格指数
图表2 2009年6月中国市场笔记本均价
图表3 2009年6月不同屏幕尺寸笔记本价格指数变化
图表4 2009年6月不同屏幕尺寸笔记本价格变化
图表5 2009年6月不同功能类型笔记本价格指数变化
图表6 2009年6月不同功能类型笔记本价格变化
图表7 2009年6月最受用户关注的十大品牌笔记本均价
图表8 2009年6月降价产品最多的十大品牌
图表9 2009年6月十大品牌降价幅度最大产品对比
图表10 2009年6月主流品牌降价笔记本数量及所占比例对比
图表11 2009年6月降价产品TOP20排行
图表12 联想笔记本2009年6月价格指数走势
图表13 联想笔记本2009年6月市场均价走势
图表14 联想不同配置笔记本6月市场均价对比
图表15 联想近六个月历史价格走势
图表16 联想不同配置笔记本降价产品数量分布
图表17 联想笔记本降价产品TOP5排行
图表18 惠普笔记本2009年6月价格指数走势
图表19 惠普笔记本2009年6月市场均价走势
图表20 惠普不同配置笔记本6月市场均价对比
图表21 惠普近六个月历史价格走势
图表22 惠普不同配置笔记本降价产品数量分布
图表23 惠普笔记本降价产品TOP5排行
图表24 华硕笔记本2009年6月价格指数走势
图表25 华硕笔记本2009年6月市场均价走势
图表26 华硕不同配置笔记本6月市场均价对比
图表27 华硕近六个月历史价格走势
图表28 华硕不同配置笔记本降价产品数量分布
图表29 华硕笔记本降价产品TOP5排行
报告定制/购买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精彩文章:
ZDC申明:
ZDC报告中的“品牌关注度排行”和“产品关注度排行”是通过分析ZOL专业IT网站包括新浪、搜狐、腾讯、网易、淘宝在内的79家网络媒体和ZOL全国85家分站的用户上网行为,统计各品牌及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有效点击率而得出的结果,因此排行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网站用户对某品牌或某产品的点击关注程度,厂商或经销商可参照数据对其销售情况进行参考和预测,但不能与其销售情况完全等同。如有其他建议或意见,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