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市场概述及观点
奥运市场充满商机,各大液晶电视厂商都对其虎视眈眈。那么,现阶段奥运市场的特征如何呢?消费者有怎样的购买倾向呢?厂商和消费者在售卖与选购液晶电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将在本文中为您一一解答。
一、市场概述及观点
众所周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通过高清信号向全球转播,全高清液晶电视自然成为观看体育赛事的首选产品。可以说,2008年奥运会激发了液晶电视的消费热潮,全高清液晶电视也随之进入了普及化的进程。
中国奥运百年得遇,因此各大液晶电视厂商早就开始为2008年的奥运商机排兵布阵了,不仅推出大量全高清液晶电视新品,而且还在新品上加载了适合看动态高速比赛画面的倍频插帧技术。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厂商又掀起了一波赛过一波的降价促销狂潮。
那么,现阶段奥运市场的特征如何呢?消费者有怎样的购买倾向呢?厂商和消费者在售卖与选购液晶电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将在下文中为您一一解答。
通过对奥运前夕液晶电视市场的调查分析,ZDC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
从奥运市场的品牌特征上看:
•品牌关注度较为集中,索尼一枝独秀。
•合资品牌占优,日韩品牌包揽前四强。
•国产品牌狂拼价格,关注度逆势而涨。
从奥运市场的产品特征上看:
•全高清液晶电视走俏,大有普及之势。
•动态画面更加流畅,拖影现象得以改善。
•以32和42英寸为销售主力的格局形成。
从奥运市场的厂商特征上看:
•厂商抢占奥运先机,提前推出液晶电视新品。
•厂商摆开促销推广攻势谋划七月市场。
•受国家支持,厂商共谋数字电视一体机。
从奥运市场的消费者特征上看:
•很多消费者欲在奥运临近之际购买液晶电视。
•消费者最看重产品质量、价格和品牌三大要素。
•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各方面均衡型液晶电视。
从奥运前夕消费预测上看:
•奥运市场购买潜力巨大,近五成的消费者将会成为液晶电视的潜在购买者。
•7月下旬将迎来液晶电视购买狂潮,8月及以后潜在消费者仍为数众多。
•5000-8000元价位段产品将畅销奥运市场,消费者对2万元以上产品只看不买。
•各方面均衡型的中高端产品将走俏市场,42英寸担当销售主力。
•借奥运东风,分辨率为1920×1080的全高清液晶电视将会得到普及化发展。
•增加液晶电视在家电网站的促销推广力度,厂商将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3C卖场(如国美)将是出货量最大的销售渠道,也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
•采用降价或返现金券这种促销方式会促使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二、奥运前夕市场特征分析
奥运前夕,液晶电视市场异常火爆。厂商纷纷亮出自己的必杀绝技,消费者也被琳琅满目的产品和各种促销招式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以下ZDC将从品牌、产品、厂商和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奥运前夕的市场特征。
1、品牌特征
特征一:品牌关注度较为集中,索尼一枝独秀
据ZDC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中,品牌仅次于质量和价格排在第三位。可见,虽然目前的液晶电视市场价格战盛行,但是品牌效应仍颇具影响力。从6月ZDC的监测结果来看,奥运前夕,液晶电视市场的品牌关注度较为集中。虽然当前市场上共有18个液晶电视品牌,但是前十大品牌占据了85.2%的关注份额。索尼更是一枝独秀,占据21.3%的关注份额,与第二名拉开了12.6个百分点的距离。
特征二:合资品牌占优,日韩品牌包揽前四强
在液晶电视领域,国产品牌凭借低价优势曾一度辉煌。但是合资品牌依仗核心技术优势,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更新换代,使得生产成本持续降低。如今,合资品牌接过降价的大旗,发动疯狂的价格战攻势,令国产品牌难以招架。据ZDC 6月份的关注度数据显示,关注度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合资品牌占据六个席位,关注度之和为60.4%,远远高于国产品牌的24.8%。合资品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关注度份额上都占据明显优势。
在合资品牌中,日系、韩系表现尤为出色。索尼、夏普、LG和三星分别列居关注度排名前四强,四者占据市场46.9%的关注份额。强大的品牌效应、出众的功能技术以及价格的持续降低是日韩品牌胜出的主要原因。
特征三:国产品牌狂拼价格,关注度逆势而涨
国产品牌虽然有海信、创维、TCL和长虹入驻关注度前十强,但是排名都比较靠后。6月,海信、创维为争夺奥运前夕最后的商机,与合资品牌狂拼到底。创维充当降价先锋,23款产品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降价行为。海信虽然只有5款产品调低了价格,但是降价幅度较大,32英寸竟然也能下调1000元,跌破4000元大关。海信40英寸液晶电视跌破9000元,降幅达到1591元。海信、创维大幅降价抗衡合资品牌,不仅使关注度逆势而涨,排名也提升至第五位和第六位。
2、产品特征
特征一:全高清液晶电视走俏,大有普及之势
全高清液晶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青睐,再加上奥运的推动作用,更加速了其普及化的进程。从2008年的1月起,短短6个月的时间,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关注度由38.4%提升至56.8%。在有购买液晶电视计划的消费者中,79.3%的人表示会购买全高清液晶电视。由此可见,全高清液晶电视时下非常走俏。
在厂商方面,各大品牌也是加强了全高清液晶电视的研发投入力度,全高清产品所占的比重由1月的27.2%提升到6月的41.1%。索尼2008年的液晶电视新品更是清一色的全高清产品,而且索尼和三星首次将全高清技术加载到32英寸液晶电视上,这些举动无疑加速了全高清液晶电视的普及。
特征二:动态画面更加流畅,拖影现象得以改善
目前,液晶电视占据平板电视市场的主流地位,它的各项技术水平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奥运年,大多数消费者更是倾向于选择液晶电视观看体育赛事。但是液晶电视在播放高速运动画面时普遍存在拖尾现象,以致在极速运动的体育赛场画面中会出现较为模糊的影子,1号运动员易被看成11号运动员。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液晶电视的这一先天不足的问题更加受到关注,因此拥有100/120Hz倍频插帧技术的液晶电视纷纷涌现,从根本上使液晶电视摆脱了残影、拖尾等现象,液晶电视动态画面更加流畅。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产品有康佳LC52CT36DC、海信TLM47P69GP、索尼46X300A、TCL L52M71F、东芝46XF300C、夏普LCD-52RX1等。
特征三:以32和42英寸为销售主力的格局形成
6月份,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关注度集中在32-52英寸范围内的7个主流尺寸上,他们占据了93.5%的关注份额。其中,42英寸夺回了主流地位,关注度最高,为23.7%。32英寸紧随其后,关注度为20.5%,市场上形成了以32英寸和42英寸为销售主力的两极格局。
此外,虽然厂商采取各种促销活动引导大尺寸液晶电视(特别是42英寸)的消费,而众多的消费者对32英寸等小尺寸仍情有独钟。这使得厂商不得不推行以32英寸和42英寸为主,其他尺寸为辅的降价促销策略。
3、厂商特征:
特征一:厂商抢占奥运先机,提前推出液晶电视新品
通常,各大厂商在一年中会推出两次液晶电视新品,上半年在五一前推出,下半年在十一前推出。而今年,厂商为了抢占奥运先机,纷纷提前推出液晶电视新品。索尼早在2月份就发布了2008年BRAVIA系列液晶电视新品。
LG继2月推出了旗舰级产品LG70系列液晶电视后,又于4月推出了全新之作——LG60系列以及LG30、LG50系列液晶电视。康佳和夏普均选择在3月推出了液晶电视新品。三星在5月前推出了全新的全高清液晶电视系列。而一些国产厂商,如长虹、TCL、海信等也将下半年的计划提前,在5月、6月推出了液晶电视新品。
特征二:厂商摆开促销推广攻势谋划七月市场
2008年实行新的法定假日规定后,小长假增多:先是“清明”小长假、后有“五一”小长假,紧接着是“端午”小长假。奥运年的推动作用,再加上节日消费的影响,厂商开展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促销攻势。5月份市面上降价液晶电视产品的数量高达237款,占产品总数的42.4%。在经历了5月的大跳水后,6月降价产品数量依然高达153款。相信7月的奥运冲刺阶段,液晶电视市场会有更猛烈的促销攻势。
液晶电视厂商三星在6月末7月初宣布全线降低液晶电视产品的价格,包括2008年上市的新品。据ZDC的调查数据显示,6月份,三星的8款液晶电视新品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降价行为。其中,三星 46英寸新品LA46A650A1R的降幅最大,达10000元。
在宣传推广方面,早在4月份,康佳、TCL就在电视上为自己的拳头产品做广告。后来,夏普推出了品牌形象广告。到了7月份,索尼、三星分别高调推出了V380系列和650系列的新品广告,来冲击7月的奥运市场。
特征三:受国家支持,厂商共谋数字电视一体机
2008年奥运前,中国将在6个奥运城市和深圳、广州两地开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这为数字电视一体机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成长土壤。与现有的无线模拟电视(即传统上用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相比,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图像清晰而稳定,且可以在移动状态下稳定接收。在覆盖区域内图像质量不会因信号传输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外界的噪声干扰不会影响电视图像。
更重要的是,与目前用户每月需要交纳一二十元收视费才能收看有线电视不同,用户接收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节目完全免费。而现阶段,消费者如想轻松收看到地面数字节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购买高清数字电视一体机。因此,数字电视一体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东芝、海信、长虹、TCL、飞利浦等企业相继推出了数字电视一体机,共同谋划这一市场。
4、消费者特征:
特征一:很多消费者欲在奥运临近之际购买液晶电视
虽然2008年的奥运会在中国自家门口举行,许多人兴奋不已,迫切希望到现场观看体育赛事,但是由于观众席位有限,奥运会门票仍一票难求,大多数人只能在家里通过看电视过奥运瘾。于是,画面清晰流畅、色彩逼真的全高清液晶电视成为人们观看奥运节目的理想工具。部分消费者为了在家里观看奥运会而购买液晶电视。
其次,为了抓住奥运商机厂商在8月前推出了不少加载新技术的液晶电视新品。而且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厂商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目前,液晶电视的价格一降再降已经低于人们的预期了。7月份,在奥运冲刺阶段,这场降价风潮会更为迅猛。因此,很多消费者选择在奥运临近之际购买液晶电视。
特征二:消费者最看重产品质量、价格和品牌三大要素
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消费者也抓紧实施自己的购买计划。虽然厂商们通常以降价作为最主要的促销手段,而且许多产品的价格已经触底,颇具诱惑力,但是据ZDC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购液晶电视时,最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再次是品牌。
这是因为,液晶电视的价格要比CRT贵得多,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仍属于奢侈品。谁都不希望花那么多钱买来的东西很快就坏掉。此外,液晶电视的维修成本较大,如果换液晶屏需要上千元,因此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液晶电视的质量了。而他们考察液晶电视质量除了直接观察实物外,就是参考其他消费者或是网上对该品牌产品的评价了。
特征三: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各方面均衡型液晶电视
奥运前夕,市场上的液晶电视产品大多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属于功能强劲型,有的属于外观时尚型,有的属于价格低廉型。虽然各种液晶电视产品都有自己突出的卖点,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观念比较保守,倾向于选购各方面均衡型液晶电视,即注重产品的综合实力。
三、用户消费行为预测
7月,奥运市场上液晶电视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厂商使劲浑身解数,采用最新的技术,丰富市场上的产品,并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推广活动了。那么,消费者对此的反应如何呢?他们有何种购买倾向呢?
为了了解奥运前夕用户的消费行为,ZDC针对奥运液晶电视市场开展了网上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获取数据的分析,得出关于消费者的一系列消费行为特征,以期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为厂商的营销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在调研中心、万维家电网、ZOL数字家庭发放,为期15天,共回收有效样本份2017份。
1、购买意向调查
(1) 是否购买
(图1)您时候会在奥运临近之际购买液晶电视?
调查结果显示,有43.8%的消费者表示会在奥运临近之际购买液晶电视。很明显,这部分消费者的目之一是为了在家里观看奥运赛事,享受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看好奥运临近之际厂商加大促销力度、放手一搏的实惠。其次,有29.0%的人表示观望,他们不确定奥运前期是否为购买液晶电视的最佳时机。有20.9%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仅有6.3%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购买。
ZDC预测:奥运前期,液晶电视市场的购买潜力相当大。四成多消费者有购买计划,更有近五成消费者在等待合适时机,在犹豫不决。如果厂商的促销策略得当的话,会争取到五成以上的消费者购买液晶电视。
(2) 何时购买
为了了解到更翔实的购买信息,ZDC针对消费者购买液晶电视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显示,选择在7月下旬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最多,达到35.8%。其次,有24.5%的消费者打算在8月以后购买。而准备在8月份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为21.1%。欲在7月上旬和7月中旬行使购买计划的消费者分别为6.6%和12.0%。
ZDC预测:7月下旬将是液晶电视市场销售最火爆的时刻,8月及以后潜在消费者仍为数众多。奥运前夕,液晶电视的价格通常会在这个时候降到最低,而消费者也正是看重这一点,搭乘奥运液晶电视市场的末班车。不过,大家都赶在这个时候购买会有弊端:畅销机型容易卖断货,使消费者不能买到预先看好的机型。而且送货上门服务时间也会因为拥挤排号而得不到保证。
(3) 能接受的价位
调查结果显示,5000-8000元价位段是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位,所占比例为49.6%。有21.9%的消费者可以接受更高一点的价位(8000-10000元)。有16.4%的消费者只能接受5000元以下的价位段。10000-14000元价位段可被8.9%的消费者接受。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位极限是140000-2万元价位段,所占比例仅为3.2%。而2万元以上产品无人问津。
ZDC预测:目前,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大众购买力水准在5000-8000元价位段,因此这一价位产品将畅销奥运市场。而2万元以上价位段产品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消费者会只看不买。豪华型高端产品只有降到2万元以下,才能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2、购买行为调查
(1) 购买何种类型
(图4)您选择液晶电视看重哪些方面?
数据显示,各方面均衡型液晶电视是大众消费者的首选,所占比例为69.0%。其次为功能强劲型,占比20.5%。喜欢外观市场型的消费者占比6.3%。选择价格低廉型消费者有3.9%。仅有0.3%的消费者表示无所谓,他们选择液晶电视的随意性比较大。
ZDC预测:近七成的消费者首选各方面均衡型液晶电视,而只有3.9%的人选择价格低廉型液晶电视,这表明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液晶电视综合实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厂商的降价促销行为能极大的刺激消费者实施购买计划,但当消费者真正选购液晶电视时,看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和综合表现能力。由此可见,奥运前夕,那些大幅降价、各方面均衡的中高端产品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2) 何种尺寸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2英寸是液晶电视市场的当红产品,首选这一尺寸液晶电视的消费者占28.3%。其次是32英寸和40英寸液晶电视,它们受欢迎程度旗鼓相当,所占比例均为17.8%。再次是46英寸液晶电视,有15.2%的消费者将其作为首选。37英寸、47英寸和52英寸的首选比例分别为9.7%、6.5%和4.2%。仅有0.5%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尺寸。
ZDC预测:42英寸液晶电视产品将是奥运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其次是32英寸和40英寸。46英寸产品在市场上的人气具有极大的上升潜力。原因是42英寸液晶电视产品数量最为丰富,厂商对其的促销力度也最大,因此具有较强的诱惑力。而32英寸液晶电视由于门槛较低而且价格一降再降,所以备受初次购买者的青睐。40英寸液晶电视的热销,得益于索尼对40英寸V380系列的疯狂降价。接连不断的大跳水使其成为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于是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机型之一。
(3) 是否会购买全高清产品
(图6)您是否会选择分辨率为1920×1080的全高清液晶电视?
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选购分辨率为1920×1080的全高清液晶电视时,79.3%的消费者选择是,而20.7%的消费者选择不会购买。
推广全高清技术是主流液晶电视厂商早已在实施的战略,它的普及化趋势不可逆转。为了弄清这20.7%的消费者犹豫的是什么,我们对该部分消费者不买全高清液晶电视的理由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图7)您不选择分辨率为1920×1080全高清液晶电视的理由是?
不选择全高清液晶电视的消费者最主要的理由是:全高清液晶电视的价格较高,这部分消费者所占比例为32.4%。其次,有30.5%的消费者认为目前用高清信号转播的电视节目较少,全高清用武之地不大。目前以尚不清楚全高清与高清液晶电视有何区别为由拒绝全高清的消费者占21.6%。认为高清和全高清液晶电视清晰度相差不多的消费者有11.2%。仅有4.3%的消费者因为其他理由不选择全高清液晶电视。
ZDC预测:全高清液晶电视既是厂商重点研发推广的产品,又深得消费者的厚爱,再加上观看高清信号转播奥运赛事的影响,其自然成为奥运液晶电视市场的宠儿。可以说,借奥运东风,分辨率为1920×1080的全高清液晶电视将会得到普及化发展。不过,价格高、高清频道有限、消费者认识的局限性成为全高清液晶电视普及化的障碍。只有厂商更多的让利于消费者,加强全高清液晶电视的宣传攻势,同时敦促国家高清频道的建设,全高清液晶电视才能加速普及化发展进程。
(4) 最关注的要素
调查结果显示,20.7%的消费者在选购液晶电视时最看重产品的质量。有20.1%的消费者看重价格。看重品牌的消费者也不少,占19.2%。认为功能、服务和外观较为重要的消费者分别占14.2%、11.9%和10.5%。受是否台湾屏影响的消费者只有3%。还涉及其他考虑因素的消费者仅占0.4%。
ZDC预测:因为质量、价格和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液晶电视时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所以口碑好,性价比较高,品牌形象出众的产品对消费者最具吸引力。为了增加市场份额、扩大销量,厂商除了制定合理的价格,大幅让利于消费者之外,还要加强品牌建设,严把质量关。而是否为台湾屏问题已经被市场淡化,台湾屏将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信息及购买渠道调查
(1) 获取信息渠道
(图9)如果购买液晶电视,您会从哪里查找相关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从家电网站获取产品信息的消费者所占比例最高,为34.5%。其次是门户网站,所占比例为21.1%。在卖场柜台上通过直接接触、问询获得产品信息的消费者为17.0%。通过搜索引擎、报刊杂志、卖场促销刊物获得产品信息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8%、8.4%和6.9%。上述六大途径几乎是消费者获取产品的全部来源,从其他途径了解家电产品的消费者只占2.3%。
ZDC预测:家电网站是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其次是门户网站。消费者可以从网站上了解到产品的外观、功能参数、评测信息、促销信息,等等,内容非常全面。而卖场柜台,是消费者直接接触产品,亲自咨询、体验其功能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这三者占据了信息来源渠道的72.6%,所以厂商应该加强在家电网站、门户网站、卖场柜台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液晶电视在家电网站的促销推广力度,厂商将会获得更大的回报。同时也不能忽视搜索引擎、报刊杂志、卖场促销刊物等其他渠道。
(2) 购买渠道
(图10)您会选择什么地方购买液晶电视?
调查显示,用户购买液晶电视的地点主要是3C卖场(如国美),所占比例高达67.2%。3C卖场成为最主要的购买渠道是因为其家电品牌齐全,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较大。其次,3C卖场的信誉有保障、售后服务好,而且还经常开展一些大型促销活动,如“彩电节”等。
选择在大型商场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也不少,所占比例为23.1%。而大多数消费者都不知道IT卖场(如海龙)会有液晶电视专区,所以选择去此地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数量极少,只有3.9%。像液晶电视这种昂贵的家电产品,消费者还是倾向于眼见为实、实地挑选,而不太相信网上订购的。因此,选择网上订购的消费者只占3.4%。
大型超市在消费者眼中通常是购买日用品的场所,他们通常认为那里售卖的液晶电视档次不高,数量也不多,因此仅有1.6%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大型超市购买。从其他渠道购买液晶电视的消费者更少,仅有0.8%。
ZDC预测:3C卖场(如国美)是奥运前夕液晶电视销售的主要渠道,丰富的产品、可靠的信誉、优势的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充满诱惑的促销活动是3C卖场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因素。3C卖场(如国美)将是出货量最大的销售渠道,也是火药味最浓的“战场”。
4、对商家的态度调查
(1) 促销方式
(图11)商家采用何种促销方式对您购买最有诱惑力?
调查显示,降价或返现金券是消费者最喜欢的促销方式,所占比例高达43.4%。因为消费者都希望用较少的钱买到更高价值的产品,所以在价格上的让利是最实惠的方式,最能刺激消费者购买。推出特价产品是一种变相的降价行为,只不过特价产品的机型更加固定、数量受限。因此喜欢这种促销方式的消费者为数不少,为28.3%。
买大液晶赠小液晶的促销方式适用于购买力较强、居室面积较大的消费者。因为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喜欢这种促销方式的消费者相对较少,为9.5%。希望延长售后服务期,免除后顾之忧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为7.6%。希望以旧换新、赠送小家电、抽奖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8%、4.2%和1.4%。因为赠送的礼品价格一般相对便宜,所以喜欢这种促销方式的消费者最少,仅有0.8%。
ZDC预测:奥运前夕,降价或返现金券是最有诱惑力的促销方式,消费者喜欢追求物超所值的那种感觉。采用降价或返现金券这种促销方式会促使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推出特价产品迎合了一些拥有液晶电视情结,但是购买力不强的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也较受欢迎。其他促销手段的诱惑力不大,但是提供多种促销方式供消费者选择更能体现出人性化。
(2) 反感的商家行为
调查显示,消费者最反感的行为是夸大产品功能,拥有这一感受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为21.2%。其次是售后服务差,所占比例为20.1%。承诺不可能实现的服务和促销员不懂装懂,误导消费者均令16.6%的消费者产生反感。极力推荐某款产品使10.4%的消费者不舒服。而对上述五种行为均感到厌烦的消费者所占比例为15.1%。
ZDC预测:商家只有规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使消费者产生舒适感和购买欲。如果促销员能对产品的相关信息把握的更准,本着实事求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宣传,同时细心周到、提升服务质量,做到不夸口,尽全力兑现自己的承诺的话,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会成为液晶电视的购买者。
四、ZDC建议
1、对厂商
(1) 做好奥运冲刺阶段的前期准备工作
奥运市场充满商机,但是各大液晶电视厂商都对这块大蛋糕虎视眈眈。7月下旬临近,奥运市场最后的疯狂即将上演,厂商必须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赢得这场硬仗。这包括储备丰富的热销机型,对促销员进行产品知识和促销技巧的培训,增加临时的送货服务人员等等。
(2) 把握市场,合理定价
据ZDC调查数据显示,5000-8000元这一价位段是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厂商可以调整产品价格,增加这一价位段的产品储备。此外,厂商可以从自有品牌中选出两三款具有特色,且质量、功能俱佳的产品强势宣传、大幅调价,目的是突出其性价比优势。这种做法常常能打造出热销机型,并带动该品牌其他机型的销售。
(3) 产品和促销手段取长补短
商家可以充分挖掘出自己产品的亮点,并针对消费者的喜好细分归类。再根据各类产品价值度的大小,搭配适合的促销手段,使得各款产品对消费者都同样具有吸引力。这无形中提升了整个品牌的“作战能力”。
(4) 针对市场热点“火上浇油”
当前的奥运市场上,32英寸和42英寸产品十分走俏;全高清和倍频插帧技术由于契合奥运而成为厂商和媒体宣传的重点。厂商应该针对这些市场热点,加大此类产品的促销推广力度,从而达到“火上浇油”的目的。
(5) 充分挖掘互联网和3C卖场的潜力
互联网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广度是惊人的。据ZDC调查数据显示,通过家电网站、门户网站及搜索引擎获取产品信息的消费者所占比例高达65.4%。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液晶电视之前习惯到网上查找产品资料,进行横向比较。所以厂商应该加大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力度,将最新的产品资料及促销信息公布于家电网站和门户网站,同时鼓励网站多出一些评测文章。
3C卖场是消费者购买液晶电视的首选渠道,它能使消费者实地体验产品,横向比较、货比三家,同时还有促销员讲解各种产品相关信息。所以厂商应该在卖场中租用更多的空间展示产品,同时为促销员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培训。
2、对消费者
(1) 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消费者通常是希望在产品价格探底的时候购买,但是这又有个弊端:大家都知道7月下旬是液晶电视价格最低的时候,这必然引起消费者的疯狂抢购。如果出手晚了,很可能买不到事先看好的产品。而且消费者的集中购买会使商家的送货服务质量受影响。因此,消费者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当产品的价格跌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2) 理性消费,警惕价格陷阱
有些厂商会在促销前期提升产品的价格,等到促销的时候造成大幅降价的假象。所以消费者不要看到产品大幅降价了就出手购买。要先上网查查产品以前的价格,比较一下产品是否真的降价了。选择一款物超所值的产品才是消费者最终的目的。
此外,消费者还要警惕虚假的促销信息。有的消费者再网上看到某某产品惊爆低价,便前去购买。但是到了卖场后才发现被骗了,实际价格要高出网上报价许多。这时,千万不要冲动的听信促销员的说辞选购其他产品,促销员推荐的可能是价格虚高的产品。遇到此种情况建议消费者暂缓购买计划,查找资料重新选择心仪的产品后,再去购买。
(3) 购买前先查阅相关信息
以前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经常是到卖场听了促销员的介绍后才做决定,促销员的说法在购买决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很容易被促销员忽悠了。如今网络发达了,网上的产品资料、技术参数、价格、对产品的评价等信息非常多,消费者完全可以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心理有数了再去购买,这样能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
(4) 掂量促销活动,谨防舍本逐末
厂商的促销活动一般都是具有诱惑力的,但是消费者要掂量掂量其值不值。有的产品初始定价就非常高,为的就是预留降价空间。这样的产品即使大幅降价,也不能使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有些液晶电视的赠品非常诱人,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原产品的价格很可能是虚高的。因此,消费者切记自己是来购买液晶电视的,而不是赠品,千万不要舍本逐末。
(5) 不要忽视售后服务环节
液晶电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算是奢侈品、价格不菲。如果液晶屏幕坏了,换屏需要上千元。因此消费者在挑选液晶电视时不要忽视售后服务环节。仔细询问包修期限、保修条款及服务网点分布等。更好、更久的服务能承诺减小受损失的风险。
更多精彩文章:
ZDC申明:
ZDC报告中的“品牌关注度排行”和“产品关注排行”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