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市场出现分歧 合资涨价国产降价
--2009年2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价格走势分析报告(简版)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2009-03-20 06:29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陈晶晶 | 责编:李雪艳 评论
2008年11月国产液晶电视掀起的低价风暴行将告一段落,2009年2月底37英寸液晶电视大幅跳水的呼声此起彼伏。看来经济危机之下,降价成为最有效的拯救市场、刺激消费的手段。不过,合资品牌在两次降价的间歇玩起了涨价的游戏。与国产品牌不同,合资品牌在危难之际更注重保持单台产品较高的利润,从而实现盈利。
面对经济危机,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不同的应对策略对液晶电视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鉴于此,消费调研中心ZDC对2月液晶电视市场24个品牌的568款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本篇价格研究报告,其关键数据描述如下:
•2月液晶电视市场的价格指数先升后降,但是以上升为主。
•2月液晶电视市场均价出现波动,月末较月初上涨16元。
•40英寸液晶电视价格指数节节攀升,32英寸和37英寸呈下滑趋势。
•37英寸成为2月市场均价降幅最大的尺寸,32英寸紧随其后。
•2月降价液晶电视产品减少至127款,另有27款产品的价格不降反涨。
•32英寸液晶电视降价产品数量最多,52英寸降价产品数量所占比例最大。
•康佳液晶电视降价产品数量最多,降价产品数量所占比例最大。
•海信 TLM42T08GP堪称2月份的跳水王,降价幅度高达5000元。
一、整体市场价格走势
1、2月价格指数走势
(图1)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价格指数走势
2009年2月,液晶电视市场的价格指数一改前两月持续下滑的趋势,出现先升后降的波动。其中,第3周的升幅最大,较第2周上涨了1.15个百分点。第4周较第3周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但是从总体上看,2月的价格指数以涨势为主,月末较月初上涨0.18个百分点。
2月份,主流液晶电视品牌陆续推出液晶电视新品,新品的定价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市场的价格指数。此外,涨价产品的数量急剧增多,平抑了产品的降价效应。使得2月的价格指数呈现的最终结果为上扬。其中,合资品牌执意涨价,国产品牌仍以降价夺市。
2、2月平均市场均价
(图2)2009年2月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平均价格走势
2月液晶电视的市场均价出现波动,第2周似乎还在小降,第3周立刻升至8882元,最终在第4周停留在8827元。从整体上看,2月末的市场均价较月初小涨了16元。
- 第1页:2月液晶电视的价格指数先升后降
- 第2页:主流尺寸价格指数走势呈多种趋势